【文档说明】《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1-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ppt,共(20)页,1.61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情境导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中华民国00000000第
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篇共和建立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背景新课讲解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武昌中华民国建立2
.时间:3.临时大总统:4.国都:5.纨年法:6.意义:孙中山知识梳理孙中山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纨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小李问爷爷多大年
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李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疑点解惑1911年+民国(?)年=公元(?)年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清政府袁世凯帝国
主义列强南京临时政府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施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形势支持新课讲解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之一。人物扫描第二篇共和危机1.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⑤临时政府迁往北京①逼清帝退位③孙中山提出辞职④袁世凯就职新课讲解②通电赞成共和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从主客观原因分析)(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主观)(2)帝国主义支持。(客观)(3)袁世凯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善亍玩弄政治权谋。(客观)2.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新课讲解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最终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寄希望于一纸法令,来束缚袁世凯的
专制独裁的手脚。﹖第三篇共和遗珠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内容: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4.性质:①国家主权;②国民权利;③三权分立5.意义:1.时间:191
2年3月11日2.颁布机构:参议院新课讲解活动探究中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
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接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讲话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
了,有人说失败了,你怎么看?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回答。成功(1)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创立了中华民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总理遗嘱》情感升
华(1)材料中的“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余”是谁?(2)“余”四十年来为中国的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努力?(3)先进的中国人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也是近代中国人追梦的过程,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
当学习“余”身上的哪些精神?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爱国;奉献;百折不挠;不怕困难课堂小结一个崭新国家,一部重要文件,两个重要人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