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2.5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doc,共(5)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3、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4

、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随着网

络的发展,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对本课而言特别是对近代教育变革、新式报刊和文学艺术成就的变化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如何理解一定的文化能直接反映当前的政治和社会情况,一定的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主题,不够客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提升。尤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

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来实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听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这部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词曲作者是谁?教师进一步介绍其作品,并引申到与聂耳、田汉同一时期有哪些杰出的

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相信这一课学习之后,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二、讲授新课:(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观看北京大学图片引出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而近代教育的开端就是从兴办新式学堂开始的

。学生组内活动思考并回答: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教师补充并引出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师生共同学习: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章程,统一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学生组内活动思考并回答:通过学习近代教育的发展变

革结合当今教育谈谈你的启示?教师补充并引申到要想了解近代教育的相关信息报刊是获取途径之一。2、学生介绍当时的报刊发展情况,有哪些影响深远重要的报刊并理解报刊给社会带来的作用。3、教师总结报刊的发展日益增多,又促进了出版机构的发展,而当时

最主要的出版机构有哪些?有何作用?师生共同完成上述问题,教师总结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报刊及其出版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二)、文学艺术的成就:教师总结:20世纪初,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爆发以后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等先进思想的广泛传播,文学艺术成就卓著,彰显时代主题,深受人民喜爱。这一节同学们可以从文学作品、美术、音乐、电影四个方面去学习。1、文学领域学生介绍近代文学作品和解放区的文艺作品。并以鲁迅为代表

分析其作品和写作特点。教师发言:近代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具有时代气息,他们热情讴歌光明,批判黑暗,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了历史。而同样用笔完成历史赋予使命的还有齐白石和徐悲鸿,他们是在美术领域成就非凡。2、美术领域学生介绍齐白石和徐悲鸿在美术领域的成就和代表作品。学生活动:欣赏徐悲鸿作

品并结合ppt材料,结合徐悲鸿创作的背景,谈谈你对徐悲鸿作品的认识以及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教师总结:画面为开山凿石场面:愚公白发长须,拄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挥锄掘石,坚韧卓绝精神跃然纸上。时当抗战艰苦年代,用

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3、音乐领域学生介绍聂耳作品并叫学生思考:《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国歌过不过时?教师总结:歌曲产生于民族危机的抗战时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到今天国歌仍

然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国家强盛而奋勇拼搏。学生欣赏视频作品《黄河大合唱》并思考回答问题:其作品和作者是谁,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意义?教师总结音乐领域里的聂耳、冼星海他们用歌声来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激励中国人民战胜苦难,争取光明。4、电影领

域让学生了解照相和电影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中国电影的知识。电影出现在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呢?标志是什么?——1905年的《定军山》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1931年《歌女红牡丹》。近代家喻户晓的电影

明星是谁?——赵丹、周璇。电影的传播有什么作用?三、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汇总并阐明:文化能够反映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随着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近代教育的变革,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那份对祖国无比的热爱之

情。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高贵品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加油吧同学们,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四、课后作业: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同学们制作一张手抄报,下节课我们进行作品分

享并评选出优秀作品。五、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了解和体会,讲述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引用了多种材料,并根据材料,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从材料

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进而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良好思维习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对材料的数量、长短、深浅的把握,以更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