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奇特的视觉图形》教学设计3-八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doc,共(3)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影子的联想(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以奇特的图形欣赏为主,通过学生对一系列的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并且能够应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学生的直接想象空间。(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对美术老师课堂教学已有一定
的了解,所以教师授课采用激趣、讨论的方式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配合,同时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也可以为上好本课奠定一定基础。(三)教学设计抓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通过大量新奇的图片及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讨论
得出结论,通过游戏巩固学习内容,最后通过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子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联想及创意设计的方法。2、方法与过程: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活动形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的精神。(五)重点、难点:重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准确把握以及师生互动的形成。难点:通过大量视频及图片的欣赏、影子游戏的训练使学生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这类美术
作品,并且能够应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学生的直接想象空间。(六)教具准备:1、教师:多媒体电脑课件2、学生:纸、记号笔(七)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导入新课欣赏一:《月下独酌·李白》师问李白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有那三人?影子怎么会变成人的呢?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
、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欣赏二:手影戏《逗趣》学生谈感受师揭示课题《影子的联想》设计理念:运用视频导入学生的感受较直接和普遍,易产生认同感。二、赏析图片主动探究通过欣赏一组图片,思考:对象和影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结合时应遵循什么原则?A、外形要相似,符合投
影规律。B、内部联系要有含义或趣味的表达。设计理念: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对影子图形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浅入深,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三、启发想象打开思维出示一组
图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对象的外形、含义出发还能联想到哪些(发散思维)四、打开思维深入探究出示图例,思考:有哪些象征性的含义……用美国的国旗做原型,通过影子的变形,来反映美帝国主义的本性.知识、文化传播、力量、斗争、荣誉、奋斗......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
会投下影子,影子是物体的真实奴仆,影子是虚的、消极的。然而在诗人和设计师的丰富想象下,影子活了起来,有了生命,成了实体。如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影子看作是可以与之对酒当歌的知音。春晚的手影戏<逗趣>利用手影将生活中的人物表现的活
灵活现.在设计师的眼中,物体投下的影子,可以是与本体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其他物体,它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与它握手,可以与它起舞,可以把它当凳子坐,也可以把影子中的自己的头发剪去。神奇的影子就在大家的手中创造出来设计理念:启发想象,打
开思维是设计影子图形的关键。从外形和含义出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较好的把握创意设计的多向性和自我肯定能够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布置作业探究实践大胆创意挖掘主题(和平、环保、哲理思辩、安全、诚
信等)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设计一组影子的联想图形。如:树叶、茶杯、灯泡、打火机、火柴、酒瓶、闹钟、耳麦、拐杖……要求:影子图形简洁、合理、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能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六、表述构思展示作业1、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创意。
2、作品评价七、拓展提升请关爱老人狐假虎威八、总结提升领悟,体会“生活之美离不开发现,艺术创造离不开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