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279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doc,共(5)页,1.27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2.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

大意义。【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屏并结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提问:视频和浮雕上的这些人大多数属于哪个群体?他们的情绪怎么样?他们在游行示威中喊出了哪些口号和诉求?这反映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

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二.自主感知: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国际、国内(结合所学,试从政治黑暗、思想曙光等角度分析)】当中哪个是直接原因?(导火线)2.在巴黎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

了哪些要求?你如何看待这些要求?思考:中国为何外交失败?3.找出五四运动相关内容及评价。【如:爆发时间、口号及要求、抗争形式、主力、运动中心等】三.讲授新课:1.背景【图书历史】国内:1.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民不聊生。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了大批知识青年国际:3.一战期间,欧

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二十一条”)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引用材料: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演讲内容。】问:材料中中国代表团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变化?答:高兴——失望——愤怒;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

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问:为什么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但是却外交失败?答: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过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国人的怒火如火山一样爆发了2.过程:【材料展示】“关

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1日上海《大陆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5月4日《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图书

历史】观察图片结合教材,找出图片展示的相关信息:运动主力:学生斗争形式:游行示威、罢课运动中心: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问:哪一口号内容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性质?答:“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1919年5月4日,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北京三千余青年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会后,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之后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前示威请愿,遭到拒绝,前往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曹的住宅也起

了火,这就是“五四”运动中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北洋政府出动逮捕了30多名学生。【材料展示】爱国学生被捕后各界的反映:◆北洋政府公报: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著即依法逮捕惩办,勿稍疏弛。◆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日本帝国

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运动进一步扩大:6月3日,800多名学生被捕„„◆商人: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课救国,罢市救国,我两界挺身先起;民心未死,民国未死,愿大家努力进行。◆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

告: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拥护,五四运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材料展示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以上材料说明什么?◆工人罢工,北洋政府倍感压力。◆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主力,登上了政治舞

台,显示出伟大的力量3.结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拒绝世界上几个强大额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因此可以说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这是初步的胜利,因为没有达成全部的诉求。4.意义

:①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彻底体现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坚决性,爱国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②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③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④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四.以史为鉴:(学生讨论)1.如何看待“火烧赵家楼”的行为?(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不盲目、不冲动,理性爱国。)2.你

如何看待学生罢课的做法?(“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蔡元培)五.知识迁移❸板书设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