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共(6)页,17.46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
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
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教学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著名爱国将领李
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台儿庄战役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
战。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
志和信念。二、保卫大武汉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000余人。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
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
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三、第三次长沙会战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
战胜利。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
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破灭了。(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3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
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论: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
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
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
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
件。总结归纳提升能力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意义保卫大武汉: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
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B)①南昌起义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平津战役⑤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
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D)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3.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D)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
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C)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5.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一次战役的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的是(D)A.消灭北洋军阀统治的决定性战役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国民党军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6.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
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
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课外学史”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2)“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3)结合材料
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