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PPT课件-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ppt,共(20)页,1.83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①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
的掌握。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友好交往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我国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对开发祖国边疆和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辽和西夏的建立辽十
世纪初(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西夏十一世纪初(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读课文思考1、北宋统治者是如何处理与辽的关系的?2、北宋又是如何处理与西夏的关系的?内容:北宋给辽岁币辽撤兵影响,合作探究: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看待历史问题要一分为二,•澶渊之盟在当时是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澶渊之盟使辽宋人民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此后宋辽边界地区各族人民和平相处,进行贸易促进了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边
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你如何认识古代的民族关系?答案: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宋辽与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决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一、选择题: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B、金C、辽D、元•2、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4.西夏是由________族建立的()A契丹B女真C党项D回纥•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榷杨,即双方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有固定场所的贸易机构
。•在榷杨一般进行大宗货物的交换……中原地区的丝织品、粮食、茶叶、药材、瓷器和文化典籍不断地输送到辽和西夏地区,辽和西夏人民蓄养的马、牛、骆驼以及毡毯、盐等产品也不断输入内地。••(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你怎样看待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这节课我
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三者的关系有战有和。在战与和的碰撞中,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一起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