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瓷器之美》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

DOC
  • 阅读 7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1.393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0.瓷器之美》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0.瓷器之美》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0.瓷器之美》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docx,共(3)页,21.3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8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青花瓷》课型:欣赏·评述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以其清新的色泽,丰富的层次,优美的纹饰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她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此次课通过历史的回顾、诗情画意的欣赏与分析等

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领会青花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艺术中的瑰宝,体会青花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的观念。2.感知青花瓷的釉色、器形、纹样的美及其艺术特色,掌握青花瓷艺术的欣赏方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1.感知青花瓷的釉色、器形、纹样的美及其艺术特色,掌握青花瓷艺术的欣赏方法。2.理解中国传统的审美内涵,并参与欣赏、评述。教学策略:这一课着重让学生通过直观

欣赏、师生互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在欣赏学习中主动、探究与创新的精神。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青花瓷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引导阶段出示PPT(学生上

学期动物线描写生作业),欣赏学生的绘画作业,问题:你的感觉如何?教师讲述自己的视觉感受,并通过PPT说明原因;出示PPT,展示学生在完成线描作业后的文字感受,引出“一件艺术作品带给你一个完整的世界”,为上课的

主题作铺垫。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视觉感受直观表达出来。提问导入出示图片,问题:你觉得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通过图片,提高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敏感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请学生从图片中寻找清晰的视觉元素,快速捕捉上课的主题,导入今天的主题。感知阶段感

知釉色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设问:你觉得你对哪句歌词最有感觉?师生共同讨论歌曲中哪句歌词最有感觉,说出原因。提炼师生回答的关键词。从“天青色等烟雨”着手,进行青花瓷釉色的欣赏。欣赏器形出示不同的青花瓷图片,设问: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而进入青花瓷

器形的欣赏。从感觉出发,设问:如果要把瓷器比作不同感觉的人,可以是什么样的人?体会纹样出示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与对比,分析青花瓷纹样的布局,章法。让学生明白纹样的分类与存在的意义,从而加深他们对青花瓷纹样的理解。总结升华设问:为什么青花瓷独独出

现在中国?中国人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美?总结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追求一种内敛,平和,含蓄之美。情感表达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将自己对青花瓷的感觉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现场展示。感知回答感知回答感悟回答扩散思维感悟表达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欣赏釉色的美,层次的变化鼓励学生想象并描述不同器形带给他的不同感受

。设置问题链,环环相扣,逐渐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的审美内涵,并参与欣赏、评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