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红色记忆》教学素材2-七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doc,共(1)页,1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6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开国大典》赏析小感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描绘出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你看那大红灯笼高高挂;你看那红旗飘飘,金菊盛开;你看那天空干净清澈,明朗美丽;都是一派喜庆而热烈的气氛。他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富丽堂皇、绚丽灿烂。他没有局限于人眼看
到的实际场面,而是把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和大片蓝天展现在观众面前。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相得益彰,气氛庄严而热烈。为了开阔视野,他违背了一般透视规律,把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
亮开阔,展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气象。《开国大典》这件世纪杰作,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画家向世界宣告这样一个明朗而舒畅的日子。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翘盼已久的日子,一扫长达百余年人民心中积压的阴霾,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历史。视觉焦点的毛泽东神采奕栾,
气度不凡,仿佛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云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相信董先生在创作时一定激动、兴奋、倾注了满腔热情,这是画家的痛快,也是中华历史上痛快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