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学案-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5.355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学案-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学案-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学案-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共(4)页,35.3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标要求】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了解黄巾起义。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

”局面形成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史料、历史年表,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3.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二、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东汉的建立及衰亡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及影响。三、学法指导:反复阅读课文,研读图文资料,论从史出。四、课时:1课时五、合作学习:学生活动教学札记一、基础达标(一)课前复习西汉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称为(二)课前预习一、东汉的兴盛——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王莽建新时间:年建立者:西汉存在年:年+年—年=年2.东汉建立:时间:年都城:建立者:(光武帝)3.背景:后期,越来越腐败;王莽及改制失败;王莽改制失败造

成混乱与矛盾加剧,推翻王莽政权4.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减轻负担,减轻;班级姓名2州县,裁减,加强对的监督,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内迁,缓和矛盾。5.光武中兴的表现:到光武帝后期,社会出现了的局面,得到恢复和发展二、东汉由盛到衰的转折——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

多,不能,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导致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想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设法除掉,由此得到宠信,把持。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局面。深层次原因:封建专制皇权的和皇位。2.结果:和轮流把持,任用,诛杀,导致腐败不堪

,正直的受到排挤陷害,社会,人民;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三、东汉的衰亡——黄巾起义1.原因:东汉后期越来越腐败,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流离失所;频繁发生;广大人民不能忍受这种统治,反抗情绪在流传。2.概况:时间:年领导人:宗教:道具:头裹历时:结果:

特点:、的农民起义天下响应原因:和争权夺利,肆意搜刮,不断,人民已被逼向的边缘。应对:东汉统治者调集进行镇压;调和内部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4.影响:瓦解了东汉政权。沉重东汉的统治,使东汉二、合作交流比较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休养生息”政策3时间事件背景措施

西汉时期高祖措施社会经济吸取灭亡的教训“皆罢归家”;释放为平民;轻徭薄赋(税一)。东汉初年光武措施社会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先后下令九道释放和禁止残害的命令;减轻赋税田租,税一;废除时期的苛捐杂税;整顿,惩处贪官污吏。三、能力提升议一

议光武帝刘秀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亲身参加了,领悟到过度剥削和压迫会迫使造反。只有爱惜,才能使他们安心,才能安定借鉴了初年的治国经验,在凋敝、社会局面下,只有采取政策,才能安定,稳定秩序。四、反馈练习1.“身外戚,夺政权。建立新,西汉亡。”这段三字经中的“外戚”指的是

()A.主父偃B.王莽C.张角D.梁冀2.如果你穿越到东汉初年,你可以看见的情形有()①一些奴婢被主人随意买卖②农民因为缴纳的税收少了,所以种田的积极性比较高③丞相等人提出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④有的官员因为贪污而被朝廷严惩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

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4.东汉建立以后,统治者实行了一些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家统一B.国富民强C.巩固统治D.抵御外族入

侵5.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影响()A.因为起义9个月被镇压,所以影响不大B.使东汉统治者励精图治C.消灭了东汉政权D.基本上摧垮了东汉政权6.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

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A.秦朝B.新朝C.隋朝D.元朝7.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A.下

令释放奴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8.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9.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

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10.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

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11.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重申三十税一的旧制,,下诏各州郡检核垦田户口,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由于以上措施,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摘编自高尚

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等材料二汉顺帝末年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材料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光武中兴”景象出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措施:释放,减轻负担,

减轻。合并,裁减,加强对的监督,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内迁,缓和矛盾。作用:使社会出现了的局面,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的局面。(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东汉末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种状况引发了材料三的谁领导的哪次农民起义?社会状况: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

受到排挤陷害,混乱,遭殃。的混乱也了东汉的统治,走向衰落,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即将发生。领导的起义。(3)这场农民起义的有何特点?有什么影响?一场、的农民大起义;沉重了东汉的统治,使其。12.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

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西汉(汉高祖)(今西安)东汉(光武帝)(今洛阳)(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

措施。西汉:;东汉:。共同措施:减轻负担,减轻。(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汉武帝:允许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越分越小;将地方的和盐铁收归中央,官营,统一制造等。光武帝:合并,裁减,惩处;允许北方各内迁等。

六、学习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