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1-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9.894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1-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1-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1-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19.8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百家争鸣导学案【目标导航】1.知道诸子百家。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了解诸子百家等思想家及主要观点和代表作。4.感悟先秦诸子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智慧,他们为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贡献;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

同感。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难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对后世的影响【学法指导】1、关注教材课前提示,关注知识链接;2、完成探究案之前先阅读教材,完成聚焦课堂知识再现部分;3、掌握知识链接与资

料卡片,拓展知识视眼;4、“自主构建”,逐渐形成知识体系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40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完成表格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请学生举手示意,与教师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分小

组展示答案归纳总结。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自主学习任务:阅读课本填写以下表格:学派代表人物时期代表作主要思想主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二、【巩固应用】思考:以下观点分

别对应哪一派别的思想:观点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观点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观点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最佳方案是什么?(实施步骤:①独立思考,学生积极发言。②小组交流,讨论最佳答案。③小组推选代表总结答案。)三、【升华延伸】

通过观看百家争鸣视频以及刚才的思考游戏,同学们能不能升华总结出百家争鸣的影响。四、【达标检测】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韩非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该观点属于哪一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属于孔子的()A礼治思想B教育思想C仁政思想D法治思想4、下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B、反对诸侯国之间的长期战争C、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D、大量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产生6.2010年3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突出强

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孔子的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上述规定()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7.下面两位人物在治

理国家的主张上有何不同?你认为谁的主张更易被当时统治者接受?为什么?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资料链接仁: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巴黎宣言》,认为“人

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全世界必须先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关于“仁”的思想。什么是“仁”呢?仁就是“二人”,其意就是在心中应该有二人。一个是你自己;一个是别人。在考虑问题时,要想到你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即所谓:“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儒家态度。“仁”也一种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在今天这纷争的世界里,人们生活中物欲横流,国际上霸权主义横行、恐怖分子猖獗。我们更需要挖掘孔

子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且赋予其新的内容,去整合世界冲突的文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

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

豁达(宽容)。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兼爱非攻”:非攻并不等于非战,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很注重自卫战争。自卫是反侵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自卫就会等于不反侵略。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

兼相爱交相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事备而后动”:战争需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然后采取行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