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生活中的纹样》教学设计贵2-七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doc,共(3)页,5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9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活中的纹样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纹样》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本课从日常生活切入,列举生活中的衣服、车子、建筑、风景等物品上的图案,引导学生去关注周边生活物品的纹样,进一步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设计方法。从实物—简化—变形—夸张—添
加等一系列步骤,为学生独立创作纹样提供思路。本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纹样,理解纹样的设计方法,运用设计方法创作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简单的纹样设计,已经具有一定的纹样知识,但对纹样的设计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教学中,从学
生实际出发,用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以欣赏,演示,小组创作作品,作品展示、介绍,自评互评等流程完成本课内容,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法,了解纹样的设计方法,设计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和图片中纹样的收集、欣赏和分析,了解纹样的设计方法,感受纹样的魅力。2.过程与方法:学习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等纹样的设计方法,设计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能用纹样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简化、
变形、夸张、添加等纹样设计的方法,设计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2.难点:掌握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等纹样设计的方法来设计纹样。教学准备学生:铅笔、橡皮擦、彩色笔、白色纸扇子、帽子等。教师:课件、教师作品。教学过程一、
欣赏导入:1.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帽子、扇子、伞等生活用品上的图案。2.教师提问:这些图案叫什么?3.揭示课题:《生活中的纹样》设计意图:从老师带来的生活用品帽子、扇子、伞上的纹样进入,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兴趣的发生,自然导出课题。
二、新课讲解1.欣赏家乡生活中的纹样图片,请学生找出民族服饰、建筑、风景、包装等物品上的纹样,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对比有纹样的物品和没纹样的物品,感受纹样在生活中的魅力。3.提问:什么是纹样?明确:纹样也称花纹、纹饰。4.纹样从形
式上可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单独纹样)5.什么是单独纹样?明确:一般是独立成章,不与其他纹样发生结构上的关系,也是一种自由纹样。6.纹样的题材有那些?明确: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
纹样、风景纹样等。7.纹样的灵感来源于哪里?(生活和大自然)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纹样图片的欣赏、观察、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归纳、理解纹样的基本概念,形式、题材,来源等。三、深入探究1.以向日葵为例,向日葵的单独纹样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
的(简化、变形、夸张、添加)。2.教师演示并讲解纹样的设计方法教师演示四个纹样:鹤的简化、企鹅的变形、猪的夸张、树叶的添加。3.请学生在黑板上用纹样的设计方法设计一个单独纹样,让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设计的。4.范作欣赏,教师提问并讲解范作。
设计意图:从图片到纹样的转变过程是个较难说清楚的问题。用图解图构的方法,能够较为清晰地将实物分解、重组、创意,深入浅出地解决这一难题,并具有发散性。四、学生创作1.学生运用设计方法自行创作设计一个单独纹样。2.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学生自行选择题材,自由运用纹样的设计方法,
创作一个单独纹样,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五、作品展示1.将学生作品装饰在教室内,并自己介绍创作内容、题材、方法等。2.生生互评,教师建议。六、总结(学生参与总结)1.纹样也称花纹、纹饰。2.纹样的题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3.纹样的设计
方法:简化、变形、夸张、添加。七、拓展1.生活中的纹样运用。(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热爱生活)2.布置下节课的任务板书设计:生活中的纹样纹样的题材: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纹样的设计方法:简化、变形、夸张、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