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以刀代笔》教学设计4-九年级美术下册苏少版.doc,共(2)页,5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8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以刀代笔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集绘画、雕刻木版、印刷为一体。学生构思绘制画稿,用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借助油墨或颜料,拓印出效果不一的作品,展现强烈的黑白或彩色效果。由于木版画制作的三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发挥和才能的施展,所以
学生在体验版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艺术的创造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了做事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利用本课作业办一期木刻版画作品展,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再利用所学的版画知识与技能自制一张小巧可爱的藏书票,培养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
习木刻版画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制作步骤、表现语言。2.技能目标:学习体验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进行藏书票的创作实践。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刻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
力。4.创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制作藏书票。三、教学重点木刻版画的艺术特色与表现语言。四、教学难点版画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方法。五、课时建议2课时(第1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第2课时:微型版画—藏书票)六、课前准备教师:欣赏用的版画图片、多媒体课件、木版、刻刀、油墨、滚筒、
印纸等工具。学生:课前预习的资料、木版、刻刀、油墨、印纸等工具。七、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阶段。看到这些材料,你联想到了什么?并快速表现出来(纸,硬币,铅笔),童年的体验导入新课。二.认知阶段。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生回答得出版画的原理2.学生欣赏图片对
比总结版画的艺术特点(不同表现形式的鲁迅头像:国画、油画、版画)得出:间接性和重复性3.版画知多少?(1)你知道古代版画的绘画形式最早诞生在哪国吗?A、德国B、日本C、中国(2)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
早的版画,作于公元868年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扉页木版画《说法图》4.不同的木刻刀刻印的效果:对比不同刀法的《少女头像》观察木刻刀的用法: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果断直率的刀法很有感染力。试一试:在废旧小木板上试一试三角刀和圆刀,刻出的线条有
何不同?三角刀主要用于刻细线,圆刀主要用于刻柔和的线和大块的面。5.自主研究木刻的基本步骤:(课本)起稿:①把你想要表现的内容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②可以在用墨涂黑的纸版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③注意
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面的问题。刻制:①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地显示刻画效果;②刻画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版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③注意安全,用刀时
左手勿置于刀前。上墨:把调好的油墨置于平底盛器上,如三合板,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黏于油滚上,以便在版面上均匀滚墨。磨印:①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②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完成:①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墨压,直到满意为止
。②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要十分小心,不能移动纸张。三、实践体验以植物、动物、人物为元素,创作一幅版画要求:(1)用木刻版画的方式制作一张黑白版画(2)画面题材尽可能选择表现校园学习生活;(3)构图简洁大方、图文并茂、注意尺寸大小。
四.评价阶段。(1)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鼓励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介绍制作技巧和设计经验。(2)互评:引导学生合理地评价他人的作品。评出最喜欢的版画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3)总评: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对学生作
品以及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同时对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五.拓展延伸。1.微型版画_藏书票:艺术与使用相结合,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2.为自己和朋友制作藏书票,表达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