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7-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8.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节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7-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节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7-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节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7-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5)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

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

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交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本区是科研旅游的宝地。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三、学生分析:1、教学对象:普通中学初二学生。2、特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2《青藏地区》是人教版教材第九

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五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七章的南方地区》《第八章的西北地区》,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也是对第一章内容的呼应和完善,在教材知识体

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2.本节主要内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高寒牧区、“谷地”农业是本区农牧业生产特征。侧重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

时所学习的内容,也是第九章《青藏地区》的重点。3.重点分析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4.课时要求:1课时五、教学理念1、以人为本――本课时将紧紧围绕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抓住环境与生产生活

、民族宗教、建设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2、美在青藏――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独具特色的青藏景观,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尽显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课堂之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六、教学策略(1)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收集有关青藏地区的资料。(2)强调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本区农业发展的影响。(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七、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学校校园网的网络中心八

、教学过程1、提问导入、温故而知新3大家应该还记得本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大区域吗?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2、读图求知,提升兴趣。①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请同学们翻开

书本第84页,简单的从书中的两幅图片中便可感知青藏的美丽。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地高天寒,路途遥远,又令望而却步。青藏铁路开通之后,这是正像歌声中唱的那样: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韩

红的这首天路中还有一句歌词“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这被人们称作是人间天堂的的地方到底有多么的神奇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图片显示青藏地区所含的省级行政单位、位置范围、海拔、地势及地形特征。②根据书中所述请学生在“青藏地

区”图上(多媒体显示)找出各大山脉位置。再通过展示雪山和冰川的图片总结出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纵横。紧接着出示一段文字,指出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在快速地欣赏青海湖美景之后在带领学生在地图中找出大江大

河的发源地。③再出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地区的景观图,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特征:高、寒设计意图:学生们在强烈的兴趣下,能很快完成上述任务,教师加以表扬,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自然环境主

要特征的得出为本课的探究确定了出发点。3、深入探究,掌握新知。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特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同学们有信心跟老师一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吗?探究1、独特的农牧

业高寒的自然特征决定了青藏奇特的自然景观,那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进行哪些农牧业生产呢?①多媒体显示探究题。4在本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等较严酷的高原环境条件对于发展农牧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条件?②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适合畜养的牲畜有牦

牛,藏绵羊,臧山羊等。③教师指出:因为寒,所以只能种植一些耐低温的农作物,又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只能饲养耐寒、耐缺氧的牲畜。特别是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教师

的指出是让学生领会自然环境与农牧业的因果联系探究2、神奇的民族风俗奇特的自然环境诞生了独特的农牧业,更孕育了神奇的青藏人民,他们的服饰是那么别具一格,他们的舞蹈是那么豪迈粗犷。①通过所播画面让学生明确:

青藏地区除青海省北部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提问:从刚才的画面上,同学们发现藏族同胞的服装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服装有一种怎样的特殊穿法?为什么这样穿?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②从画面中认识藏族同胞服装的特点(肥腰、长袖、大襟长袍)根据画面

中所显示的藏族服装的特殊穿法(脱出一个袖子,露出臂膀),探究服饰与自然环境的联系。③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④各组代表发言后,请一位“幸运”同学点击鼠标出示参考成果: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为长袖、长袍,袍袖宽大,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时,更可脱出一个臂膀

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设计意图:把知识由课堂引向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设计意图:以上的探究是本课的重点,紧扣自然特征与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民族风俗的内在联系,由易到难地进行探究,符合由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小结:在表扬与小结中,

教师鼓励学生课外收集青藏地区的报道、图片等资料,粘贴在教室知识栏中,并告诉同学们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5设计意图:把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向广阔的生活,自主地学习地理。7、板书。第九章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农业:高寒牧区河谷农业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