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北京市》教学设计2-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2)页,117.41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章第四节《北京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3、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
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4、在“北京市”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胸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北京的城市
职能、历史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2、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学法指导: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2、通过读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以新颖的图片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北京的自然特征1、位置和范围:ppt投影北京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北京的位置和范围2、地势地形:ppt投影北京地形图,认
识北京地区主要地形特征3、气候:ppt投影我国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图,引导学生认识北京的气候特点4、河流:结合课本P58图,认识北京河流的流向及其成因(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文化1、北京的城市职能:ppt投影清
华大学、人民大会堂等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57文字,认识北京的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国际交往职能2、北京的文化:ppt投影故宫等图片认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北京的建设和发展ppt投影北京交通线变化、中关村,结合课本,认识北京发展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课堂小结:达标测试:中考题板书设计:六、设计反思:本教学设计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的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