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6)页,59.05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南方地区的
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
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2、过程与方法(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4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3)思考自然环境与
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四、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
策略从学生熟悉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强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设问质疑开始,一直到思考解答,在不断的探疑解惑中提升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六、教学
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欣赏PPT的地图和美景图片,与学生一起,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这些图片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讲授新课1、气候湿润的红土地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指图说出。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图)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学生: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教师:请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学生: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教师:通过课本的地形图
,要求学生能够找出这四大地形区,通过课本图左下角的海拔图例估计大致海拔。学生:(读图)四川盆地海拔200~500米左右;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东南丘陵海拔200~500米左右。注意:对四大地形区进行比较,是
课本上的一个活动题。课本46页活动2.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设计: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最后教师将这个活动题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不要求学生答案多么准确,只
要能对四地大体海拔和范围大小进行简单比较即可。教师:当有寒潮来袭,四川盆地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哪个比较温暖?为什么?学生:(看图思考得出结论)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阻挡。教师:什么山?学生:秦岭、大巴山。教
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再观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很少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能受到影响,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响。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将此
题设计成探究题,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发思考。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更不是学习的结束,理想的课堂会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和社会。教师承转:南方地区的东西部跨我国地势的哪些阶梯?地形以
什么为主?是否存在差异呢?请查看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和我国东西部差异图片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南方地形图和东西部景观差异图片设计一: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谈谈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地形有何差异,各自的优势。设计二:
将课本中本课的阅读材料文字设计成录音,配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量图片展现给学生。这样就更形象直观地将两地进行对比。学生谈谈两地的地形差异,各自的优势。以上两个设计可以任选一个。设计意图: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思考并提出
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产生质疑,让地理课堂活跃,让地理上的知识点能够像春天般活性十足和具有生发性。3.课后作业填充图册P17全品学练考P41课堂练习七.板书设计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范围:3.地形:复杂多样,
东西差异明显4.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土壤:湿热的环境下发育红色土壤6.河流:流量的大,汛期长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湿热的气候,地形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