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6.5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4)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4页“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

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本节是在七年级世界区域地理和八年级《中国的地域差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的跨省区域。本节主要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入手,认识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达到掌握学习区域自然地理的方法,

是本章第二、三节学习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学会简要评价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影响。3.学会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4.学会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5.理解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过程与方法:1.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和“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小组合作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分析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2.运用“东北地区地形图”和“沿125ºE、45º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小组合作描述东北地区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特

点,掌握分析归纳一个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3.运用“东北三省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哈尔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小组合作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掌握分析归纳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4.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构建东北地区的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区域内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感受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判断依据:地理位置是学习和了解一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是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难点:评价东北

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构建自然要素间的联系。判断依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影响不好表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较为特殊、各自然要素间的联系较复杂。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不断增强,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和整合地图

信息的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地图、文字材料等,描述和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归纳区域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理解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第2页共4页教学策略分析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先学后

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原则,构建“生本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电子白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寒假快到了,厦门的学生玲玲想去感受一下真正的“冬天”,体验一下户外冰雪世界的乐趣

,去我国什么地方最合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冰雪世界-—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观看图片并回答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过渡:旅行旅行,攻略先行。我们来帮玲玲一起做攻略吧。【出行篇】东北地区在哪里呢?是远还是近?从厦门到东北地区应该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比较合适

呢?展示:图6-1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和图6-2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指导学生明确东北地区的地理范围,说出东北地区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布置活动一: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巡视答疑。学生思考读图6-1和图6-2,知道东北

地区的地理范围就是指东北三省。回顾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运用地图完整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完成导学案“学习任务一”。学生上台指图说明。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东北地区的范围,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教会学生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构建描述地理位置知识体系,并运用方法主动学习新知

识第3页共4页教师总结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过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不好呢?请你来综合评价一下。布置活动二: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指导学生分别列出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提示:可对比其他区域

,重点从对农业生产、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参考课本26页活动)。教师总结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本26页活动题目,运用地图评价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影响,完成“学习任务二”。学生回答教会学生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地

形特征【景点篇】展示东北地区典型景点旅游项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白山滑雪、松花江雾凇等。让学生找出长白山,提问:东北地区还有哪些山脉?都有哪些地形呢?展示图6-6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图6-5沿125º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图6-7沿45ºN东北地区

地形剖面图。布置活动三:请你回顾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松花江,教师介绍东北地区河流及地表结构。教师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读图思考、回答。回顾旧知识,构建分

析归纳一个区域地形特征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三”,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学生读图教给学生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突出重点。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生本课堂理念。以教师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4页共4页特征

。气候特征【吃住篇】展示东北菜及火炕图片,并提问:东北地区的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炖菜睡火炕?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东北三省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6-9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6-14哈尔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布置活动四:小组合作学习,读图说

出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特点。结合所给地图,指导学生分析纬度、地形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教师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特产篇】展示东北地区特产图片,并提问:东北地区为什么盛产这些东西?这些特产都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简介东北地区的森林,说明气候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学生思考回顾旧知识,

构建分析归纳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知识结构。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四”,运用所给地图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学生思考并做出回答。引发学生思考,关注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教会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突破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初步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概念。学以致用,关注地理与生活

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总结提升布置活动五:请你根据所学的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小组合作,用线条勾连各自然地理要素,建构这一区域的知识网络。教师归纳总结,用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提升本节课知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自主建构本节课的知识网络,真正理解自然要素间的联系。课后探究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区域地理分析方法,描述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