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971.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5)页,9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陕西省》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图表、文字材料阅读,学生学会分析陕西省的位置和地形特征。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助、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运用地图分析陕西的自然环境及对陕西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掌握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

区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2、利用案例分析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结合陕西省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的特点,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教学难点掌握陕西省各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

引导法教学准备地图册、自制课件、微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本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猜猜今日的研学地在哪?(可以随时抢答)抢答七嘴八舌猜研学地线索一:这里是熊猫、朱寰的故乡线。线索二:这

里是四大古都之一。线索三: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猜测研学地,激趣生疑,使他们对接下来的研学有兴趣。陕西概况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在西安,轮廓像一尊跪着的秦俑。结合行政区划图,找出相邻的省区。小组合作:找邻省(简称、行政中心),填民谣,齐

读民谣。中国行政区划图及待完善的民谣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进行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陕西概况布置任务+巡视+抽同学填图分析总结自主学习:在P65图中描出流经陕西省的主要河流,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水系?据图分析陕西省的地势、

地形、地形区。展示要求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读图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秦巴山地(寻奇珍异兽)研学之旅进入第一站,秦巴山地,寻找奇珍异兽仔细观看视频,思考:科学家在哪里发现了最后7只朱鹮?现在播放《朱鹮》视频展示朱鹮生命培养学生从材料

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结合朱鹮生命档案册回答问题。这里不仅有朱鹮,还有稀有的棕色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奇珍异兽。的数量如何?1.需要怎样的生存条件?2.采取哪些措施留住朱鹮?3.保护濒危动物我们可以做些

什么?档案册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人地和谐共存的情怀。秦岭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东西走向,其南北两侧区域特色截然不同,请仔细观看微课《神奇的秦岭》完成p68的表格同桌合作:完成p68的表格(一个组白板上完成)请一个组点评播放微课《神奇的秦岭》展示表格前后知识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渭河平原(探华夏文明)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作为十三朝的都城,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我们一起进入渭河平原探索华夏文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口集中是军事要地易守难攻。地处中国中间地带可以掌控全国。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浏览这篇微信推送的文章,了解西安昔日古都的繁华和今日的成就。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小组合作:说一说我国古人选择在陕西西安建都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入手)

认真浏览,提取信息。展示要求和相关地图展示微信文章理解建都西安的自然条件,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西安,对西安作为为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一定认识。高新技术产业有农

业硅谷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民用航空工业已经成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已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最快的地区之一,西安成为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观看图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拓宽知识面黄土高原(谋和谐发展)转:继续北行,来到黄土高原。提到

黄土高原,脑海里浮现出这种图片,提问试描述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追问: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请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黄土高原流走的不仅是肥沃的土壤,流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面对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黄土高原救或者不救?怎么救?

通过治理黄土高原逐渐披上了绿装。读案例,说说西部大开观察图片,七嘴八舌回答贫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这里土质疏松易融于水。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能力强。人为原因:乱砍滥伐、不合理开采等齐答:救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打坝於地合作探究:出示黄土高原图片救?

不救?出示近年来,陕西省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大力进行生态治理,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逐渐恢复。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树立人地共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使榆林在生态建

设、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是通过什么措施发生的?引导、归纳、总结总结:正如习主席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让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创美好家园。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提高,退更换林、还草。工农业生产方面:种植业、畜牧业---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国家能源化基地。生活方面:贫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政策。出示课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

能力。研学收获回顾今日的研学之旅,说说你对陕西的了解、对生态治理、人地和谐共存的思考。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世界当教材,把社会当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畅所欲言出示课件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意识到人地和谐共存、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性。实践拓展请自选主题地区,着眼于人地和谐共生,谈谈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收集资料形成调查报告。出示要求学以致用,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板书设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