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南亚》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2)页,5.56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章认识地区第三南亚知识与技能: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河流;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
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
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难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故事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序幕部分。
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它反映了什么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图7-11进行简要讲解:《西游记》所讲述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经
西域往南,到达古天竺国,也就是今天的南亚地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二、探究新知(一)课堂自学、对学、群学学习任务一:南亚位置与国家1.南亚的地理位置特征:指导学生读图7-11“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完成下列任务。(1)南亚位于什么山脉与大洋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
(2)南亚濒临什么海域?(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3)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什么部位?(北部)(4)南亚大部分地区纬度位置如何?(0°~35°N)2.南亚的国家组成: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南亚的7个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有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共4个国家。3.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南亚次大陆”材料,最后说明“南亚次大陆”与“南亚”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学习任务二:三大地
形区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42“活动”:(1)学生在图7-12上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再用蓝笔描出主要河流(恒河、印度河),看一看它们的发源地、流经的国家和注入的海洋。(2)读图
7-12、7-13,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先阅读“绘制地形剖面图”材料,再读图7-13,归纳出南亚的地形特征:北部为高大山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低缓高原。(3)德干高原哪里地势较高,哪里地势较低?(由河流流向判断:
西高东低)(4)填表对比印度河与恒河。2.南亚的地形与河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二)课堂展示学习任务一: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填表对比印度河与恒河。河流名称发源地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印度河喜马拉雅山北麓中国
、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海恒河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孟加拉国孟加拉湾2.南亚的地势:南亚地形主要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南侧山地(学生填图),绵延高耸,狭长崎岖,逐级下降;中部是恒河一印度河冲积平原(学生填图),面积广阔,略呈弧形分布;南部是德干高原(学
生填图),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在平原和高原地区,有广阔的耕地。两大河流中,恒河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教师板画河流流向),在入海口形成广阔的三角洲,有南亚“圣河”之称。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巴基斯坦干旱地区,流入阿拉伯海(教师板画河流流向
)。这两条河流既在流经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又成为南亚主要的灌溉水源。3.南亚河流的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的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出广阔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反映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关系。(三)知识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些什么?关注不同的学生的收获。三、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知识。2.预习下节课内容,尝试独立完成课本活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