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6课 巍巍井冈山》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赣美版.docx,共(4)页,38.2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红杜鹃》教学设计课题红杜鹃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写意画的寓意,中国花鸟画(杜鹃)的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花鸟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
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花卉,尤其是杜鹃的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
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对花鸟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杜鹃花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荷花等其他题材的欣赏
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杜鹃花的生长习性、造
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2.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学习传统的花鸟画技法,尝试水墨的,设色的
不同表现技法。3.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花鸟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花鸟顽强、倔强、挺拔向
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教学流程预设时间教学课件展示一.歌曲引入1.教师播放歌曲《映山红》,学生聆听后说说歌曲的名称。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赏析、探究杜鹃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鹃花科中一
种2分钟播放音乐《映山红》课件展示课题小灌木,有常绿性的,也有落叶性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中国占有600多种。【分布】生于山坡、丘陵灌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传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又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
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
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的“映山红”。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
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三、体会、实践(一)用笔用墨(3分钟)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2.中国画从技法形式的分类(工笔,写意,工兼写,白描,没骨,设色,水墨等)3.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教师演示)讲授小知识点:用笔
:中锋、侧锋、逆锋,拖笔、卧笔。用力:轻、重、缓、急等。用墨:干、湿、浓、淡,焦等。4.学生用笔墨去感受写意画的韵味,练习纸张在1张左右。5.展示部分学生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
励。(二)学习画写意杜鹃(2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花,叶,枝的一般表现方法。a。先画花后勾心,先画叶后勾筋,最后画树枝的穿插。b。注意画面的留白,色彩的对比,线条的疏密。c.花瓣的聚散和朝向。d.勾花与点花。调整画面,最后的提款完成。学生理解学习并体会。8分钟5分钟课件展示有
关杜鹃花的介绍课件展示有关杜鹃花的传说课件展示杜鹃花图片欣赏课件展示梅兰竹菊和荷花名家作品课件展示相关图片2.教师展示所画不同杜鹃的构图和画面感受,让学生评说3.学生尝试画杜鹃,自己组合,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文,大胆进行创作。(教师进行启发
,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国画的乐趣)四.展评、讨论:展示部分学生的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1.构思有什么特点?2.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3.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外拓
展(2分钟左右)师:“以物寄情”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重视书法练习小结:多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笔墨的感受,不要用专业眼光25分钟3分钟2分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