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捕捉精彩瞬间》教学设计3-八年级美术下册赣美版.doc,共(5)页,5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4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例《捕捉瞬间精彩》【课题】捕捉精彩瞬间(课时1)(美术与环境)(江西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课时结构】两课时【教学目标】依据摄影摄像这一新的艺术媒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从提高、激发和巩固学生兴趣出发,强调互动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1、情感
领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摄影的乐趣;2、知识领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选材(主题)、构图、角度、景别、色彩、光线、影调等;3、技能领域:完成课堂实践部分的照片鉴赏。【教学重点和难点】该课
的教学重点可以作为难点去突破,即摄影作品的“构图”,以及影响构图的角度与景别。【教学过程】(一)兴趣话题轻松导入新课:师生谈话: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我们怎么留住他们?生:画下来或拍照结合一个自拍的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自拍经
验或者拍照时应该注意是什么;(光线、角度、色彩、色调的影响)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捕捉精彩瞬间》(板书)(二)新课学习:当你把镜头对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时,首先要了解“拍什么”,“怎么拍”,还要知道“如何安排画面”,这就是摄影作品的“构图”。(安排画面就是绘画中提到的经营位置,即是“
构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几组照片,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板书:构图)1、构图基本形式(出示几组照片,带领学生感受摄影作品构图的魅力):构图基本形式不同的照片N张;中心构图法算是新手最常用的方法,虽然只是把物体放在画面正中
拍摄,看似简单,其实便捷、实用,主体明确,就连新闻摄影也常会选择使用这一构图方法。A、“三分法”构图,又称井字分割,通过取景器观察景物时,不妨想象着把画面划分成三等分。线条交叉处就是安排趣味中心和其它次要景物的地方
。当然这条规则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趣味中心不一定要正好在交叉点上,但大致得在那一带。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通常被认为是最强烈的;当然,左边三分之一处有时也用来安排趣味中心,这要根据画面怎样平衡而定。三分法对横画幅和竖画幅都适用。按照三分法安排主体和陪体,照片就会显得紧凑有力。B、“对称
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属于平衡式构图。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C、“三角形构图”,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
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在一个画面安排三个点,且三个点不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角形的支撑。这种构图方式较为活跃,可以较好地强调前景与背景的关系,需要注意三点位置的安排一定要舒适,避免喧宾夺主。D、“S形构图”,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
,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
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E、“V形构图”,具有极强的动感,不稳定性教师汇总课件引导常见的构图形式。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常见的构图有„„(课件)直接影响构图的还有两个要素是不容忽视的—
—(在构图后面板书:角度、景别)(课件)2、拍摄角度与景别;拍摄角度其实是很广泛的一个说法,我们今天主要认识拍摄角度中的拍摄高度。一般初学摄影的人都从平视的角度来拍。仰望视角,被拍体愈加高大,拍出宏大气势。平视视角,拍摄风景照片时可以融入前景,丰富画面。人物照片则面对面
很亲切。俯视视角,居高临下的感觉,它能扩大背景的视野,使拍摄对象的正面和侧面及上面的结构都到展示,增强形象的立体感。有居高临下的大俯瞰之感。景别,也是是影响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课件展示)。景别是指由于镜头与
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造成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由远及近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伴随景别的变化,所呈现出的画面效果也不一样。3、认识摄影中的光线(出示照片范例);师:“无光则无影”,充分说明了在摄影中光线的
位置无可替代。掌握光线的技巧能拍摄出更满意的作品,而且光线直接影响画质,光线过强可能让画面曝光过度,光线弱则可能曝光不足。所以我们要适当的了解怎样运用光线。正面光:顺光就是光线照射方向与拍摄者方向相同。这种光线被
拍摄对象无明显阴影,形状和色彩表现良好,但是没有空间感和质感,特别适合拍摄年轻女孩子。会显得皮肤光滑水嫩。侧光:即与拍摄方向成90度角的光线。受到测光照射的被拍摄对象有明显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有明显的明暗
关系,可以充分显示与被拍摄对象的立体感。逆光的:逆光是与拍摄方向相反的光线。可以良好的表现被拍摄对象的轮廓形状,令其产生清晰的轮廓线,从背景中脱颖而出。适合摆设明暗反差较大的对象,例如日出日落。顶光一带而过,做了解。是从拍摄对象的正上方照射下来
的光线。在顶光的照射下被拍摄对象的垂直上方会缺乏层次感。顶光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光线,但是一定要注意一般避免单独使用这种光线而是配合其他光线一起使用。4、摄影的色彩与色调;(略)影调,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照片明亮,浅色
的部分多就是高调;照片整体深色,暗的部分多的照片就是低调。不亮不暗的正常的照片为中间调。当你观赏一幅彩色照片的时候,给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它的色彩,然后才进一步去注意画面上的形象、表现内容和构图形式。彩色摄影,离开了色彩的感染力,其画面的表现力就会大大削弱。色彩布局的变化,
包括色彩基调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和谐、渐变冷暖等色彩间相互关系的变化等。5、作品赏析(大屏幕展示作品):《我要读书》(解海龙)师:带着我们对摄影作品的认识,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张作品:带问题赏析作品,这张作品哪些地方
触动了你?为什么?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从摄影专业角度以及主体表达方面赏析作品;A技术方面:摄影师作者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大光圈营造的浅景深的效果,使主体放大,视角变小,压缩了空间,突出摄影主体而减少周遭环境在照片中对摄影主体的干扰,也起到了烘托主体的作用。B外部形式的竖构图
与近拍摄在突出主体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近景拍摄,易于将读者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画面主人公身上。竖拍,人物充满取景框,对准人物眼睛聚焦,形成一个突出的视觉中心点。在这样的安排下,读者极易被画面的中心——那双大大的眼睛所吸引,走进主人公的
内心世界。C平视与纯正面的拍摄高度与角度,使人产生平易近人的亲切感,仿佛观者自己也身临其境。拉近了观者与小女孩的距离,同样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D影调:这是一张低调照片,对比强。E色彩:黑白照片轻松排除了不同色调对主题的分散作用。在表达主题意图上可谓是一举两得。摄影作品,尤其是人
物摄影作品,要以传“神”为灵魂。对这幅画来说,它的“神”就是小女孩那双纯净的大眼睛。照片中,作者巧妙取景,画面平衡,使用关于影调,作者采用的是低调,以大面积的深暗影像与小面积的浅色影像对比而形成画面,既可以渲染出沉重、忧虑的整体氛围,又
可以将拍摄现场中杂乱和与主题无关的背景隐藏在黑暗中,使主体处在明亮处更显突出。同时,这样的拍摄又给作品奠定了一种沉重、忧虑,又使人动力勃发情绪基调。一方面,小女孩代表山区的贫困儿童,窘迫的现实使进入课堂
学习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或者一个极为奢侈的现实,这让我们不禁为他们感到担忧,担忧他们急需知识滋润的心会突然干涸,担忧他们想要改变命运的梦会中断。但另一方面,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下小女孩还拥有那般清澈坚毅的眼神,这带给从未感觉生活艰辛,为了学业不剩厌烦的我们极大的心灵震
撼,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我们自惭形愧。困境不可怕,没有希望才可怕!(三)课堂练习——大家来评审:现场拍摄体验,一起来评判。让学生说一说具体好在哪里?(知识回顾)(四)课后延伸:【小结全课】同学们,今天
我们学习了很多摄影知识,我建议大家利用周末进行摄影体验,把自己的摄影作品交到班级,一起进行有趣的主题剪辑拼贴。最后,借摄影大师伊蒙麦卡比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照片的成败不是决定于设备的好坏,而是决定于摄影者的眼光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