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戏曲美术》教学设计7-八年级美术下册冀美版.doc,共(6)页,5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0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戏剧美术----脸谱设计【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情分析】学校设施有限,虽然有多媒休,但达不到班班能用的标准。面对课业负担较重的学生,怎样使他们能够真正轻松、愉快而又有所收获的上好美术课,成了我最大的目标。我充分抓住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注
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教材因生而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戏曲美术》,我们设计本课,是希望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领学生的目光在传统艺术和现代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戏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
化艺术的结晶,是悠久文化历史的产物,在我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教学目标1能够从戏曲美术中汲取感兴趣的艺术形象,进行变化,创作出具有鲜明特征的作品。2愿意亲近和了解中国戏曲及戏曲美术。3尝试绘画脸谱图案。【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视频【说唱脸谱】,营
造戏曲气氛生:哇!学生全神贯注,不时发出赞美之声。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是说唱脸谱,好不好听?生:好听!师:大家从视频当中看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名称?生:关公、哪吒、窦尔敦、夜叉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戏曲知识,感受戏曲魅力,并学习绘画脸谱。2、讲授新课一、
了解京剧的形成,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合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
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京剧名家及代表族,二、京剧名角四大名旦梅兰芳:贵妃醉酒。详细介绍梅兰芳生平,梅兰芳1894—1861,生于北京京剧世家,十岁登台,演出天仙配。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双阳公主》程砚秋:《锁麟囊
》荀慧生:《红娘》三、中国戏曲行当的主要类型(美术课本18页)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2.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
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
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4.5.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四、京剧脸谱的分类、颜色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描绘着色
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
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
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红色
--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
形象.如:武天虬.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红色赤胆忠心关羽姜维紫色智勇刚义荆柯专诸黑色耿直刚烈包拯尉迟恭白色奸诈自负曹
操司马懿蓝绿黄勇猛暴躁绿脸青面虎黄脸典韦蓝脸单雄信金银神怪人物,如孙悟空、杨戬等。五、观看生、旦、净、丑的视频;脸谱图片等六、课堂练习鼓励学生尝试绘画脸谱,老师指导完成,指出注意事项。1、用铅笔起稿,鼓励自己创新。
2、上色注意整洁,干净,轮廓清晰。七、展示学生作品八、课堂结语我们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对传统戏曲美术因为关注而逐渐理解;因为理解而逐渐热爱;因为热爱获得更有价值的审美经验。如果今天你对戏曲美术产生了一点点兴趣,我们上这节课的目的
就达到了。九、课堂反思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戏曲以及戏曲美术有了初步了解,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开阔了视野。通过绘画脸谱感受到了色彩表现力,激发了绘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