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09 “内阻”的相关计算 复习课件(含答案).ppt,共(19)页,41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00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突破方案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类型1电源内阻问题例1如图ZT9-1所示是某同学连接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当只闭合开关S1时,L1正常发光;再闭合开关S2,发现两灯均能发光,但灯L1亮度略有变暗。针对
灯L1亮度变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2后电源输出的总电流变小了B.闭合开关S2后灯L1两端的电压变小了C.可能是由于电路某处发生了短路D.一定是此同学观察时产生了错觉,只要电路没有故障,闭合开关S2,灯L1亮度是不会变的图ZT9-1B专题(九)
“内阻”的相关计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解析]由于电源的内阻不变,闭合开关S2后,灯L1和L2并联,总电阻变小,并联电路部分分得的电压减小,小灯泡变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例2实际的电源都有一
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ZT9-2甲所示。在图乙中R是一可变电阻,电阻R变化时,两表的示数均变化。闭合开关,当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时,电流表示数
I1=0.2A,电压表示数为2.8V;当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另一值R2时,电流表示数I2=0.3A,电压表示数为2.7V;要求把图乙中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0,电压表的电阻为无穷大)专题(九)“
内阻”的相关计算图ZT9-2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解:将电源按题图甲中的等效法处理,图乙电路可等效为如图所示。开关闭合,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设电阻r两端电压为Ur,R两端电压为UR,由串
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U=Ur+UR。根据欧姆定律Ur=Ir,所以U=I1r+U1①,U=I2r+U2②;代入数据到①②式中可得U=0.2A×r+2.8V=0.3A×r+2.7V,解得r=1Ω,U=3V。专题(九)“内阻”的相
关计算【规律总结】电源的内阻可当作一个小电阻r,其阻值认为不变。当外接电路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总电流变小,电源内阻分得的电压减小,电源输出电压变大;当外接电路的电阻变小时,电路中总电流变大,电源内阻分得的电压变大,电源输出电压变小。专题(九)“内阻”的相
关计算变式在安徽省中学生科技展览活动中,小明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小制作的原理(如图ZT9-3所示),内由电压恒定的电源和一个定值电阻R1串联组成,电源内阻不计,只露出两个接线柱A、B。若将一电流表直接接在A、B两接线
柱上,电流表的示数为2.0A;若将一只阻值为12Ω的定值电阻R2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在A、B两接线柱上,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1)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2)如果利用这个装置和一个量程为0~0.6A、最小刻度为0.02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欧姆表,则R1应该换成一个阻值为多大的
电阻?这个装置测量电阻的范围是多少?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图ZT9-3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解:(1)A、B两点直接接电流表时,电阻R1与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由欧姆定律得I1=UR1=2.0A①;定值电阻
R2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入电路时,电阻R1、R2串联,由欧姆定律得I2=UR1+R2=UR1+12Ω=0.5A②;①②联立,解得U=8V,R1=4Ω。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2)欧姆表测量电阻应该从零开始,也就是当电阻
为零的时候,电路中的电流为最大值0.6A,由此可知,电阻R1的阻值R1′=UI最大=8V0.6A≈13.33Ω,则电阻R1应更换为13.4Ω的电阻。电路中最小电流应该是电流表一小格代表的数值,否则无法显示数
值,这时的总电阻为R=UI最小=8V0.02A=400Ω,待测电阻R2=R-R1′=400Ω-13.4Ω=386.6Ω,由此可知,欧姆表的测量范围是0~386.6Ω。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类型2电表内
阻问题例3如图ZT9-4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为3kΩ,示数为3V;电流表的内阻为10Ω,示数为4mA。待测电阻R的真实值等于________Ω。图ZT9-41000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解析]由题图知R与电压表并联,所以UR=UV=3V,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IV=UVRV=3V3000Ω=1×10-3A,通过R的电流IR=IA-IV=4×10-3A-1×10-3A=3×10-3A,所以R=URIR=3V3×10-3A=1000Ω。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例4实验室在进行某
些测量时,电流表的电阻不可忽略。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把电流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如图ZT9-5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20Ω,滑片P恰在阻值一半的位置。将电压为U的电源接在A、B两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将该电源改接在A、C两端时,电流表
的示数为0.5A,求电源电压U和电流表的内电阻r。图ZT9-5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例4解:当电源接在A、B两端时有U=IAB(R+r),当电源接在A、C两端时有U=IAC12R+r,故IAB(R+r)=IAC12R+r,代入数据0.4A×
(20Ω+r)=0.5A×(10Ω+r),解得r=30Ω,电源电压U=20V。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规律总结】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阻的两端有很小的电流流过,且流过的电流与电压表内阻的乘积就是
其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的电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也会分得很小的电压,且分得的电压与电流表内阻的比值就是通过的电流。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变式小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发现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经查阅资料得知,原来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电阻(内阻)的。电
压表的内阻很大,电流表的内阻很小,正是电表内阻的存在,才导致了这种差异。如图ZT9-6是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表内阻的电路图,电源电压U=4.5V,电阻R=40Ω,接通电路后电流表示数为0.12A,电压表示数为4.4V,求
:(1)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通过电压表的电流。(3)电压表的内阻。图ZT9-6专题(九)“内阻”的相关计算解:由题意可知,R与RV并联后再与RA串联,电压表示数为并联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干
路电流。(1)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A=U-UV=4.5V-4.4V=0.1V,电流表的内阻RA=UAI=0.1V0.12A≈0.83Ω。(2)通过R的电流IR=URR=UVR=4.4V40Ω=0.11A,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I-IR=0.
12A-0.11A=0.01A。(3)电压表的内阻RV=UVIV=4.4V0.01A=44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