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9.5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5)页,5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0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了解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海陆变迁实验,理解海陆变

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通过撕纸游戏,探究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创新能力。3.通过地震小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防震避震小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培养尊重科学、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和品质。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A、海陆变迁的成因。B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C、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难点A、板块运动的方式。B、地震的危害以及防震避震小知识。教学方式(一)教学方法设计1、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1)根据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的“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注重学习过程和教学

的生成性;(2)根据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要求;(3)遵循初一学生认知特点。2、教法选择实验法、图文结合法、多媒体演示法。(二)学法设计1、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一些较容易的知识;2、小组合作探究法:阅读地图,小组合作、交流,获取需要的

信息;教学用具水槽,石头,两张纸,一个柚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师生活动设计依据时间分配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冰河世纪》,让学生思考动画片中海陆为何变迁,现实中是因为什么而变迁?学生喜爱的动画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切入主题。3分钟教学程序师

生活动设计依据新课教一、沧海桑田(1)动手实验:水槽的水代表海洋,石头代表陆地,请学生把它变成全部变成海洋,或者陆地。(2)合作探究:现实中是否存在海陆变迁的实例?学生结合书本和导学案,分小组进行讨论。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②我国台湾海

峡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③荷兰围海造陆。分别体现了海陆之间的哪种变化,什么原因导致此种变化。(3)总结归纳: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总结海里变迁的原因。过渡: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二、大陆漂移假说(1)发现问题:学生阅读魏格纳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魏格纳发现了什

么?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海陆是可以变迁的,同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让课堂更有趣味性。让同学们自己主动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撞出思维的火

花。分组进行将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6分钟学(2)提出假设:学生阅读魏格纳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提出了什么假设?过渡:引导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3)搜集证据:请学生思考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这个证据,能不能完全证明他们本来就连在一起?由此设计一个撕纸小游戏。让一个学生把两张打印了不同的文字,叠在一起的撕两半,把不同的两张纸

拼在一起,看看轮廓就是同一张纸。学生结合书本和导学案,分小组进行讨论。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4)得出结论:适当的为学生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内容。引导学生谈谈从魏格纳的故事在得到的启发。过渡:那股驱动大陆漂移的巨大力量究竟来至何

方?三、板块构造学说播放板块构造学说的视频,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并完成导学案填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板块构造叙说的学习。1.全球主要有___板块;几乎都是海洋的是哪一个板块?2.板块与板块之间是__

__(运动/静止)。引导学生思考,板块之间如何运动?设计本节课实验三大洲柚子。请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让两个板块上的大洲靠近,怎么样可以使他们远离?靠近会产生什么?远离会产生什么?从而归纳板块运动的两种情况。符号意义作用例子→←挤压形成高喜马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

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活动突破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这一难点。安排多种活动,让学生的自主参与、反思、体验和交流。发散学生的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以及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碰撞大的山脉雅山脉←→张

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3.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_____多_____。请学生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找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思考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播放电影《唐山大地震》视频,让学

生了解地震的危害。由此设计一个地震小演练,模拟地震发生,让学生逃生,从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神。课堂练习1.谁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A.亚里士多德B.哥伦布C.伽利略D.魏格纳红海会逐渐成为新的大洋的道理。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板块的交巩固知

识,学以致用.3分钟界地带地壳比较___。3.六大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__板块。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知识3分钟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完成相关配练、填充图册课后反思整个这堂课,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自我意义的建构者和知识的生成者,被动的、复制式的课堂将离我们远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