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9)页,65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球的运动课题地球的运动课型新课选用教材广东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学情分析六年级新初一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相对不够稳定,没有一定的地理学习思维。刚刚认识完地球和地图。学生对地理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这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要调动好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完成教学目标
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2.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意义。3.知道五带界线、范围及光照情况。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运动
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转的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趣味感。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工具学习的习惯。2.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的思维。重、难点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2.五带的划分及四季的形成。难点:1.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2.公转图中对应二分二至点的位置。教学方法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快速、准确的解决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要多动脑、动手,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相互合作不断地探究。3.结合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结合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应用“探究归纳
法”“小组合作学”等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在对地理现象和原因进行局部分析、全面整合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获取知识。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开发教材内外的课程资料,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这
些课程资料的作用,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和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运用视频、图片、电子白板以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的应用于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
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展示春夏秋冬图片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地球的运动。展示课件,学生思考,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也是学生最有想法和话题的地理知识。自主读书基本知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
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地球自传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约24小(一天)3.围绕的中心:地轴基础概念性知识,有学生在教科书上直接习得。直接,方便,权威。展示演示
加深印象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地球仪的摆放位置(从学生观察角度看,地轴必须是向
右倾斜)培养学生正确空间观念。演示自转方向时必须自西向东(即使地球仪自右向左转动)展示活动实践真知请两名学生,一名同学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一名同学转动地球。演示昼夜的产生。指出:昼半球、夜半球、晨昏圈。并讲解产生的原
因。提问: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正确操作。同学们思考产生的原因。动手操作。全员观察。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1.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2.从北(南)极上空观察
,地球自转应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通过观察完成3.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作好记号。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得出结果。总结答案,并记录。分组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功效,培养的团队意识。通过全班同学
的全员参与,加深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思考,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理意义)1.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2.东京。东京时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归纳总结深入思考提问举例1.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
是黑夜,哪个是白天?2.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3.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4.教材P1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
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讲解间早3.东边4.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的地理意义。生建立地理的思维体系。通过地理现象,生活总得现象,联
想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对现象和本质的思考。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自我总结。类比学习一天的最冷最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知,那么。一年之中呢?四季的更替又是由于什么引起地球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约一年3.围绕的中心:太阳4.地理现象:四通过对比自转的学习,学
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学习思路,学以致学以致用的呢?地球除了自转还进行着何种运动方式?自主读书,找出相关基础知识。季更替用于公转。并且可以将地理意义中的四季更替直接给出。演示实验直观感受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展示地球公转的运动示意模型。(注意运动的方向)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观察
地球直射地点的变化以及所对应的节气。再次理解赤道、回归线、极圈重要纬线的地理含义。直观体会理解后。补充笔记,掌握重要二分二至对应的知识点。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和地图、板书的匹配教学。让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
识。知识介绍引发思PPT展示午带图片。板书展示五带图。对应联系,找出中国属于大部识图、读图,分析比较学习。小组合作探讨、交流。通过板书,生动形象的介绍知识。给学习整理考分属于五带中的什么带。消化的时间。课堂小结讲练结合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的基础知识
。以及相应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意义。请同学们结合实例,理解记忆。两名同学,分别总结自转、公转的相关知识。可以在黑板上结合地图进行。总结知识,利用地图,形象生动。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