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师生交往》教学设计1-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2)页,18.14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六课第2课时《师生交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学会尊重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创造师生关系的良好状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感悟、观点讨论、情境参与等方法,在师生讨论过程中
形成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重点:创造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难点:在实践中践行尊重老师的行为;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旧知回顾与新课导入(问题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第
二框——师生交往。二、新课认知活动一:“填一填”,阅读教材P65运用你的经验,回答: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见教材P66表格)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1.教学相长。活动二:“想一想”,阅读教材P66第一段。思考:①.“教”与“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活动并思考,教师小结。2.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活动三:“探究与分享”,结合案例,回答:思考:李强的经历说明什么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小结。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活动四:“出
出主意”,阅读教材P67探究与分享,回答:(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学生思考,教师小结。二、亦师亦友1.相互学习,携手共进。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
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尊敬老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挥这种优良传统呢?2.彼此尊重、平等对待。活动五:“该怎么做?”阅读教材P68探究与分享,回答:(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活动六:“怎么办呢?”阅读教材P69相关链接及方法与技能,回答:(1)从毛泽东主席给徐特立的信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讲话的内容中,你共同体会到了什么?(2)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
学生活动,教师小结。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培养了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态度,学会了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尊重老师,学会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师生关系能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实现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四
.板书设计: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⑴师生共同进步;(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2.亦师亦友: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2)彼此尊重、平等对待五.课堂检测。六.布置作业:基训同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