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课 文明之光》PPT课件4(1)-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ppt,共(23)页,5.67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3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铜器后母戊鼎商高133厘米,重875千克文明之光成分熔点强度青铜铜、锡、铅(合金)800度左右高纯铜铜1083度低青铜与纯铜比较常见青铜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发明到铁器的普遍使用以前)夏商中期商晚期至
西周早期西周后期至春秋始有容器和兵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
越来越少。青铜器的颜色刚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后母戊鼎商代高133厘米,重875千克鼎耳:双虎与人头图案四足:兽面纹饰带:双龙组成的兽面纹口耳腹足
鼎的演变炊具(烧煮食物)礼器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反映地位的高低成语:一言九鼎四羊方尊商代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器物的造型十
分生动。边缘的棱脊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利簋(guǐ)西周口耳腹圈足座利簋(guǐ)西周簋腹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返回双兽头耳及垂珥方座饰有兽面纹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莲鹤方壶春秋高118厘米,重64.28千克通体满饰
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立体飞龙。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盛开的双层莲瓣,中立一鹤,昂首舒翅。圈足下两个卷尾兽侧首吐舌。青铜器主要纹饰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描述这个形象,谈谈你的感受。商
朝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夔纹凤纹龙纹尝试描述这些纹饰的造型特征。云雷纹(回纹)蟠螭纹乳丁纹比较不同时代的两件器物,它们给你什么不同感受?高118厘米高133厘米思考练习1对不同时代青铜器的感受比较后母戊鼎莲鹤方
壶时代器型纹饰风格结论马踏飞鸟东汉作者利用力学原理,使马身重量落于一足,其余三足呈悬空状,同时利用视觉上的对称均衡感,使驰骋的飞马有了泰然不动的平衡性。贴金人头像商三星堆遗址双目突出、大耳宽嘴的奇特造型,既强调了人物视听器官的特异功能,也向我们展示了
先秦青铜器的另外一面——古蜀国生动的人神世界。仔细观察本页商代、西周、春秋、和东汉时期的四件青铜器,简要地说一说它们在形制和纹饰上有什么不同。思考练习临摹以下青铜器常见纹饰,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注: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即:每人选一个纹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