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DOC
  • 阅读 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4.662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8-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docx,共(12)页,4.66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2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二、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二课以形写神(第1课时)美术初中八年级下册三、教材分析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

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初一年级书法,以及八年级上册学习的《梅竹言志》、《寄情山水》的学习,对国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对笔墨的运用有一定的掌握。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

代人物画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出发,学生去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中国人物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意在使

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六、教学重难点2教学重点:把握传统人物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绘画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动手

创作能力。七、教学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科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分别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的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造型手段是线条。2、领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

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3、八字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所以我教给学生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评论。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1、导入2、课

题内容(1)看图画,猜成语讲述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成语吗?(2)播放成语视频刚才我们重温了一遍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龙点上眼睛真的会飞走吗?我们都觉得这就是一个传说,而与故事中的张僧繇同一时期的杰出画家顾恺之画人物就不画眼睛,《晋书》中《顾恺之传》:顾恺之每画人成

,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由此,顾恺之提出了画人物要注重“以形写神”的理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人物“以形写神”猜成语,观看成语故事视频,理解并翻译“四体妍媸,本

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通过对成语画龙点睛的回顾,指明画家画龙注重传神引出课题由画龙点睛引出顾恺之画人不画眼睛,并提出画人物的重要理论“以形写神”43、中西人物画对比板书:以形写神通过我们学习到的,以形写神中的“形”和“神”指的是什么?提问:通过绘画作品对比,

西方油画人物与国画人物各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在国画人物绘画中,形应以神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而神没有形的依托,也无法具体表现出来,这“形”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外在形象。“神”指的是人物内在的精神气

质。学生总结:(1)西方油画人物写实,注重光影明暗关系的表现,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2)国画人物主要以线条去描绘,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让学生先从从字面上理解“以形写神”的意思让学生通过对中西人物画的对比去发现和感受国画人物的不同于特点54、《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作品欣赏都不算成功。(1)作品欣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形神兼备”的古代人物画,这组萧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看到这幅国画人物,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呢?更要通过生动的人物造型准确的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回

答根据国画人物以“以形写神”的特点从人物的姿态、人物的神情,国画人物的主要表现方法线条去分析,还有从我们美术最基本的色彩和构图(人物间的呼应关系)方面分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并发现审美方面65、小组交流讨论(2分钟)6、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7、请几

位小组代表分别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线条表现:准确流畅,柔美自然色彩应用:高雅协调的色彩表现人物间的呼应关系:高低错落,疏密间隔,使平静的画面中不乏动感画面营造的优雅气氛中仿佛回荡着悠扬的乐曲声我们除了从之前的几个方面赏析外,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也要了解

其历史背景。析。人物姿态:端庄优美,身体及各部位的不同朝向,坐姿各异;人物神情:平静的面部表情,乐女专注的神态学生观赏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赏析人物画作品通过观赏《韩熙载夜宴图》,学生更能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幅作品7展示《韩熙载夜宴图》摹本

8、介绍《韩熙载夜宴图》历史背景有人说《韩熙载夜宴图》是古代的一部电影,我们先要了解电影的主人公韩熙载。韩熙载原是北方贵族出身,父亲因事被诛,家道中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此时的韩熙载身居高位,是朝堂重臣。为了保护自己,韩熙载故意

醉生梦死,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后主李煜从父亲李璟(南唐中主)那儿继位,得到的已是一片残破的江山。当时北方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论

李煜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初识李煜往往不是因为他皇帝的身份,而是他的诗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的艺术魅力了解作品历史背景是作品鉴赏的一方面,更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感受人物的神态特征89、《韩熙载夜宴图》作品观赏

赏析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作品每一段的人物安排,时而密,时而疏。密中见疏,疏中有密。虚实相生,意趣横滋,而均与音乐的节奏相起伏。(1)琵琶独奏(2)六幺独

舞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通过屏风把全画分为五段。《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

歌行乐的场面。在人物的布局安排上,也体现出画家的独具匠心。(1)琵琶独奏:第一段是夜宴的开始,画面对在座人物进行了详细描绘通过对作品的详细观赏和了解去感受作品的绘画及人物的形神兼备特点通过对画面每一部分

的详细介绍,让学生学习到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具有9韩熙载人物神态表情分析(3)宴间休息(4)清吹欢送宾客(2)六幺独舞:播放方王屋山舞六幺视频,让学生观赏(3)夜宴的中场休息(4)五个乐女的审美分析(5)夜宴结束,众人道别

韩熙载夜宴全程表情凝重,愁容满面像有心事史料参考价值;观赏王屋山舞六幺视频让班学生对唐朝的舞蹈文化有一个了解,引起学生兴趣1010、国画人物按绘画技法分类古代国画人物有名的作品有很多,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学生对两幅作品对比赏析,从人物的服饰及人物活动内容对比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现代画家绘画作品《掏耳图》《乐女》,感受由工笔人物绘画到写意人物画的变化与特点,再思考以形写神的人物画体现通过对多幅典型的国画人物欣赏,体会以形写神的特点通过对工笔人物画与写意人物画的不同理解,更深刻的感受人物

画以形写神的特点11课程总结以形写神中“形”和“神”的关系神以形为依据,形因为有神而生动。通过生动的人物造型准确的刻画人物内在的内心活动,两者达到高度统一。“形”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外在形象。“神”指的是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及时总结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以形写神赏析方面12教学反思课程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主要以《韩熙载夜宴图》鉴赏为主,整个偏重于《韩熙载夜宴图》,对于写意人物讲解较少,在第二课时临摹创作时主要以工笔临摹和写意为主,在以后的教学中会

再接再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