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 走进民间美术》教学设计3-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常锐伦).doc,共(3)页,5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7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走进民间美术——剪纸课业类别:欣赏设计应用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
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进行介绍,分析其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剪纸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剪纸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对剪纸的欣赏能力,以及设计和应用能力。3.激发学生对剪纸这项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风格和魅力,学习剪
纸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驾驭和对造型的把握,尤其是对制作细节的掌控。【教学准备】1.搜集整理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2.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剪纸工具,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3.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作品布置在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分析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种类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二、讲授新课通过课件的动画图片和黑板上的剪纸作品以及教师的演示讲授深入探究剪
纸文化。1.了解剪纸的历史和发展过程。2.剪纸的种类(1)门彩:源于古代的幡,又称吊钱。(2)窗花:为了透光,通气窗花都为细线。在北方大的窗花称为窗越,它将整2体的纹样跨窗格分多块巧妙的分割,又拼成整幅,
用于春节等节日。(3)喜花:流行于南方,贴于新房,装饰柜等,往往用于表达美满幸福。(4)墙花:多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人们将墙花贴于炕围墙上,便于卧炕欣赏。此外还有顶棚花、礼花等。3.剪纸基础材料:各种可剪刻的纸。纸的不同颜色,不同质地产
生不同效果,也可用金属薄片、树叶等作材料。工具:剪刀、刻刀、蜡盘、滑石粉。4.剪纸基本纹样及剪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基本剪纹有太阳纹、月牙纹、锯齿纹、方形纹等几种纹式。(1)太阳纹太阳纹是圆形剪纹。圆形剪纹可以用来表现人物
和动物的眼球、服饰上的装饰、动物身上的特定剪纹等。剪空心圆有两种方法:一是折剪,单层纸对折,在折叠处剪个半圆,展开即是一个圆。二是掏剪,用剪刀刀尖在圆的中间刺穿一个小孔,用刀尖从右到左慢慢剪,左手配合右手慢慢运转
纸,剪完一圈即可。(2)月牙纹同太阳纹一样,月牙纹在剪纸作品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多用来表现鱼鳞、龙鳞、动物斑纹、羽毛、谷穗、叶芽、跳动的火苗、人物衣服上的花纹等。月牙的剪法也两种,一是局部对折,二是掏剪,方法同剪太阳纹一样。(3)锯齿纹因形同锯齿而得名,锯齿纹在剪纸中的用途很广,它
适合表现人物的毛发、衣物的边饰、禽鸟和动物的绒毛、太阳和灯烛的光芒等。剪锯齿纹时,右手持剪,左手食指与拇指捏紧欲剪处,同时将中指垫在剪刀尖下,从右至左用刀尖左一下右一下作长斜线交错剪制。(4)方形纹方形纹的变化很多,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一般用于衣
纹装饰、建筑、家具、器物的表现。方形纹的剪法相比之下比较容易剪,也是两种方法,折剪和掏剪。(5)剪纸的阴刻和阳刻的对比。(6)折叠剪纸通过中心点对折、四折等,产生多面均齐的团花剪纸、对称剪纸与连续对折形成的对折花边。三、课堂实践作业:热带鱼剪纸(对称式
)步骤:1.设计稿子:按照概括、夸张的手法表现被画物体,剪纸符号的安排要疏密有致。2.剪制要认真仔细、耐心细致。3四、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业看看哪幅作品设计得好,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对知识进行梳理。六、板书
设计七、教学反思八、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学习了本节的内容后,找一找家中是否有民间美术作品,并在下节的美术课将其带到课堂进行赏析,也可以到市场、庙会等处考察观看民间手工艺品,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完成一幅对称式剪纸。作品作品作品作品作品作品走进民间美术——剪纸剪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