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原美玉(河南)》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常锐伦)

DOC
  • 阅读 3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43.5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7 中原美玉(河南)》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常锐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7 中原美玉(河南)》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常锐伦).doc,共(2)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6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分析】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它与我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通

过本教材,旨在带领学生去欣赏并感知“我中原美玉”、感知“我国之玉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所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知中原美玉、感知玉文化(2)提高对我国玉文化的认识,增进对玉文化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认识玉文化的发展(2)让

学生感受玉文化与其特定生活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南阳玉的了解,对中国玉文化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艺术、爱生活的情感。【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玉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生疏和片面的,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他们对

玉文化的了解较少,所以不能够正确全面的去认知玉文化,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历程。难点:通过对南阳玉文化的探究和学习,认识并理解对中国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

的意义,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人们形象地叫他金(银、铜)镶玉奖牌。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中国人以玉比德,金玉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及对运动员的尊重和礼赞。)今天我们一起去穿越时空,感受我国玉文化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吧!二、讲授新课1、中国玉的发展史华夏文明,因玉而始,玉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原始先民崇拜玉,春秋诸子辩论玉,大汉天子痴迷玉等等,中国的玉早已

成为中国民族的文化符号。接下来,就让我们以中原玉为代表来了解一下中国玉石文化的发展历程。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玉文化小组讨论:日常词汇和语句中哪些与玉有关系,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2、中原美玉的魅力同学们听过和氏璧的故事吗?和氏璧据记载可能是我省南阳的独山玉,那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脚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原美玉。我们通过欣赏中原玉了解到中原美玉犹如一一本古朴的线装书,墨香四溢,独具魅力。3、古典纹样可以说玉是一种我们中华儿女传承的艺术文化,在玉石的发展中上面的纹样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玉器纹饰的发展当堂训练:就刚才

学过的和扩展的纹样,结合自己的想法尝试着加以组合,填画一个你心中的玉器造型。4、古典纹样在现代生活的应用探索研究: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现实实际,谈谈玉石纹样在现代生活的运用。三、课堂小结我们通过对中国玉文化

的发展学习和对我们本土的中原美玉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在你们这一代会继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发扬我们本土文化!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