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京剧元素的再创造》教学素材1-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4.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八课 京剧元素的再创造》教学素材1-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八课 京剧元素的再创造》教学素材1-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八课 京剧元素的再创造》教学素材1-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八课 京剧元素的再创造》教学素材1-九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doc,共(7)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2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文化遗产:脸谱艺术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

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彩陶、邮票、国画、剪纸、木偶、竹刻等脸谱艺术品成了人们家中常见的挂饰物品,而且成为人们日益钟爱的收藏品。一、起源:脸谱,起源于原始图腾(约公元550年),后来逐渐演变成艺术化的

戏剧脸谱。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段安节撰《乐府杂录》记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到了唐代就发展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

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二、脸谱图案艺术脸谱是指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因

为这些图案均有特定的规格,所以被称为脸谱。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例如忠奸善恶等等。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几个行当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

"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脸谱着重在形、神、意等方面,从人的五

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而且着色变化有致,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对戏中人物肤色夸张的描绘,是对戏中人物性格的夸张。脸谱上的面纹常

用有其它色彩,有烘托主色的作用。⑴谱式1、“整脸”“整脸”是在整个脸部涂抹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窝和纹理表现人物的神态。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幅奸白脸。2、“三块瓦脸”“三块瓦脸”是用夸张眉、眼和鼻

窝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如《铁笼山》的姜维为红三块瓦脸;《失街亭》的马谡为白三块瓦脸。其中有一种“老三块瓦脸”,用来表现老年江湖英雄或将军,其显著特点是在外眼角处向腮部勾一条下垂粗线

纹,意为人年老后眼角下垂。如《四杰村》中的鲍赐安、《十三妹》中的邓九公《将相和》中的廉颇等。3、“花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是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于眉、眼和鼻窝部位加画比较复杂的色彩和纹饰,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如《连环套》的窦尔墩勾蓝花三块瓦脸、《战宛城》的典韦勾黄花三块瓦脸。如喜剧人物张飞

、焦赞,画垂眉或蝶翘眉,笑眼窝,翘嘴以示笑口常开;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如汉朝铫期的老脸则眼窝尾部画出下垂的鬓角,其子铫刚的眼角却呈上翘之势,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气方刚;4、“六分脸”“六分脸”由整脸

变化而来,它保留脸颊主色,把脑门的主色缩为窄窄一条使面部主色占面部的十分之六而得名。如《群英会》中黄盖勾红六分脸。5、“十字门脸”“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用抽象的手法减去两颊主色,仅以自鼻端至脑门的色条表示人物面部主色

,再夸张的勾画人物的眉子(即眉毛)、眼窝,以刻画人物特殊性格。如《芦花荡》中张飞勾黑十字门脸,《定中原》中司马师勾红十字门脸。6、“花脸”“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减去两颊主色,只留正额主色,然后在脸

上各个部位增加复杂的辅色和复杂的纹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李逵探母》中李逵勾黑花脸,《取洛阳》中马武勾蓝花脸,《金沙滩》中杨延嗣勾黑花脸。7、“元宝脸”“元宝脸”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脑门保留本来的肤色或揉微红色,两颊涂白,形成元宝形式,用以表现身份不高的人物。如《五人义》中严佩韦。8、“

花元宝脸”“花元宝脸”由“元宝脸”发展而成,基本还是元宝脸的形式,但是肌肉纹理安排的更加细碎。如《单刀会》中周仓、《嫁妹》中的钟馗。9、“歪脸”“歪脸”由“三块瓦脸”和“花脸”演变而成。表现形式为面孔歪斜,左右不对称。如《斩黄袍》中的郑恩

,《审七长亭》中李七。10、“象形脸”“象形脸”的形式极为灵活,主要是以鸟兽等象形图案组织成面部图案。如《安天会》中的孙悟空,《百草山》中的孔宣都勾象形脸。11、“神仙脸”“神仙脸”也是由“三块瓦脸”和“花脸”变化而来,主要用来表现神佛面貌,多用金、银色,其格局取法塑像,代

替面具。如《收大鹏》中的如来佛、《宝莲灯》中的二郎神都勾“神仙脸”。12、“僧道脸”“僧道脸”的形式属于“三块瓦脸”或“花三块瓦脸”的范畴,但眉和眼的形式与一般的三块瓦脸有显著区别,如《醉打山门》中的鲁智

深。13、“揉脸”“揉脸”的基本形式是整脸,勾法为“揉”,用来夸张皮肤色泽,没有象征意味。如《八蜡庙》中的金大力、《铁笼山》中的迷当、《挑滑车》中的黑风利。14、“太监脸”“太监脸”基本也是整脸的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眉、眼、鼻、口

等各个部位表现太监特点。勾法有揉色和填色之分,所以主色效果又有不同。如《》黄金台中的伊立填油白色脸以象征其飞扬跋扈的性格;《法门寺》中刘瑾揉红脸,则是写实的肤色夸张。15、“英雄脸”所谓的“英雄”一般是指武戏中的拳棒教师或参与武打得助手,这些人物所勾脸谱的大基本形式是歪

脸、花三块瓦脸或花脸,但是形式简单,以便区别于剧中主要人物,是为“英雄脸”。16、“小妖脸”“小妖脸”和“英雄脸”的地位一样是神话武打戏中的助手,其基本形式为象形脸,只是勾画形式简单,以便区别于剧中的主要人物。⑵色彩脸谱是以色定调的,都有一定象征意义。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

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黑色脸:脸谱包拯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

”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

昭,《鱼肠剑》中的专诸。其他:面色不好,丑陋。张郃(紫三块瓦脸)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绿色脸:勇猛,莽撞,冲动。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三、脸谱作用:中国传统戏曲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物脸谱化。

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样的划分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推理、判断。历史比较悠久的中国戏曲种类例如汉剧、秦腔、昆曲、京剧等都有脸谱。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

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

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脸

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