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2 有限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5)页,61.3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有限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状况、基本特点及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资源的
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树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教材内容比较贴近现实生活,教学中将一些鲜活的、具有说服力的实例充实到课堂中,使教学活动更为生动。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时以
课堂活动为主,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及资料,分析、整理、归纳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对城市的初中生来说,接触土地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狭隘。大部分学生
把土地和耕地混为一谈,意识不到建设用地也属于土地资源。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土地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的学习,对我国地形、气候特点已有所了解。这些为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
与技能: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分布。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3.知道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和阅读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学会搜集合理与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案例,了解我
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三、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3.记住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四、
教学难点1.掌握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2.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一猜:这是哪部古典名著:主人公一路打怪通关赢得了几箱书。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段过渡:西游记
中土地公公第一次出现是在孙悟空看守王母娘娘蟠桃园的时候,从此,他们如影随形,但凡有山有庄园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今天让我们跟着土地公公一起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展示教学目标学生思考回答:《西游记》学生观看学生朗读教学目标通过猜谜语、动画引出土地
资源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土地公公”和“孙悟空”两个形象贯穿始终。讲授新活动一:自主学习观看微课,回答下列问题:•举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讲解学习任务单中知类
型、知国情、知构成的内容。过渡:土地公公最近人手不够需要招聘一名土地规划师。完成知分布内观看视频,完成问题。展示成果以微课的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土地规划师,提高学生课容。活动二:合作探究请你规划一下耕地(旱地、水田)、林地、草地应该分布在哪里,并说明
理由。土地利用类型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旱地水田林地草地过渡:玉皇大帝责备土地公公工作没做好,让我们帮他找找问题吧。活动三:小组讨论我们在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问题:1.建筑用地增加占用耕地2.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3.过渡放牧,土地荒漠化4.土地污染严重措施:1.对
耕地的保护2.对林地的保护3.对草地的保护合作完成表格内容展示成果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探索性。结合亲身经验,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将保护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回归实践,调调个人的态度和责任。总结提升盘点收获展示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请同学课后调查西
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回忆说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思考并回答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纠正和补充土地资源调查报告,整理课堂知识,使学生在做中建构整节课的知识框架,提供思考和反思时间。六、板书设计有限的耕地资源土地资源类型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园
地等城乡居民点、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沙漠、戈壁等水田旱地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1.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2.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3.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七、教学反思本节课
的内容是晋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中的第二节有限的耕地资源。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基本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保护资源的意识。在教学中,我采用视频微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讲解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重点突出,在解决难点时,创设情境,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概括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让学生结合本地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总结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学生通过一系
列探究活动,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析地理现象。从而激发起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学科的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本节课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有以下几点:首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时,需要以学生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及思维习惯不良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本身要求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探究、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影响了教学效率;其次,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引导问题,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设计的问题必须既有坡度又有启发意义,从而令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如果这些条件不充分的话,实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在今后
的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提高:第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教学时间的需要,更加合理的优化安排多种教学方法,以完成较大容量的教学内容。第二,加强自身学习,拓宽知识面,练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第三,加强与其他地理教师的交流,共同
探讨地理教学和知识点及其规律。作为教师,多一点教学反思,就多一些教研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