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0.5 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认识国家10.5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评价尼日利亚的自然环境;2.学会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地形、气候、河流、工农业的分布为例;3.理解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人口大国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气候与农业生产、资源与工业分布等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2、尼日利亚非洲的人口大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思图片引入展示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访华的新闻图片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新闻视角展示目标
投影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全体齐读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过渡:课本的第一标题是“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下面我们尝试从多角度评价尼日利亚的自然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了解自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引导同学们从图中获取知识学生上台指图归纳尼日利亚的自然环境提高语言
概括能力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我们学习过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什么课本用“相对优越”来定义尼日利亚的自然环境呢?对比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承转展示尼日利亚的国徽图片,观察国徽上波纹状“Y”字母的图案,引导学生联系尼日利亚的自然环境,了解“Y”字母的喻义。思考“Y”字母的
喻义与地势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合作探究探究一: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信息传递”和尼日河流域图及三个城市根据尼日尔河流域概况图和尼日尔河流域三地气候图,指出
河流流向,并分析河流水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意在让学生学会从多副地图中获取知识,提取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合作探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承接: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其中的一项就是建铁
路,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究二:探究尼日利亚为何有“西非经济巨人”之称?创设情景: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中尼工农业的合作项目,沿尼日利亚的经济动脉(北部城市卡诺至南部港口拉各斯的铁路)探访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情况,沿途拍摄
到一组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各小组选择一张图片,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到讲台上展示)根据各小组的分析,整理调查报告。各小组讨论归纳整理调查报告,拍照上传各小组的调查报告,并进行点评:1、以卡诺为中心的北
部地区:2、以阿布贾为中心的中部地区:3、以拉各斯为中心的南部尼日尔河下游三角洲地区:通过小组合作,意在培养学生与人作精神,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提问:尼日利亚被称为“西非经济巨人”,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你知道吗?各小组根据刚才的学习内容作出总结分析:1、从矿产资源图可知2、从农作物与工业分
布图可知3、读尼日利亚的海陆分布图可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拓展提升提出疑问:1、尼日利亚与迪拜同样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没有变得更加富裕,这是怎么回事?2、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应该怎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地理视野课堂总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谈谈自己的感受及收获归纳
要点课堂检测统计学生练习情况,并点评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加深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