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5)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日本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认识国家》,《日本》是举例我们较近的,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
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增强了地理学习能力。【设计理念】跨入21世纪的大门,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能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说出范围和主要组成2、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3、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各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2培养探究问题
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说教学重点难点】依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教
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教学难点】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及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分析,内容在前面已经接触过,有一定的
认识,但是由于中国和日本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对比学习,学以致用,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难点是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多震的原因是位置、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
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综上所述,我把本课教学设计成一课时,关于日本多震的原因及预防,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日本见闻》。提问:(1)这是哪个国家?(2).从视频中,你获取了哪些地理信息?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日本,一个与我们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一个与我们有着千百年民族纠葛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1-4小题。2.
日本的地理位置学生阅读地图册《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图①.找出日本周围的海域②展示日本国旗图片学生总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它位于北温带,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
与我国隔东海相望。3、日本的领土构成学生填图《日本国空白版图》学生总结:①.日本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②.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
、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4、日本的气候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的气候图》分析讨论:①日本的气候类型②日本的气候特点学生总结: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较多5、小组合作探究:①我们中国的地震也很多,假设你在下列情境中突然遇到地震,你该怎么做?A、挡在家中时B、当在教室
时C、当在室外时D、当在超市时②如果你在地震中被困住压住,你又该如何自救呢?学生回答: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
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6、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自己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在北京举办,来自130多个国家约1500多名世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
博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播放“习近平一带一路讲话”视频。在座的你们才是祖国的未来,珍惜希望在座的同学能够奋发图强,成就自己,也成就我们的祖国——中国。【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
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学,读图,教师点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地理知识的判读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小组合作职责不
明确,有些较差的学生顾忌的不够。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难免有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地方,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