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9-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doc,共(4)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9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第3课独特的装扮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面具的种类(傩面具、西藏面具、威尼斯面具的特征、文化、演变等。2.在探究面具艺术的过程中总结出面具的共同特征,学会完善自己的面具、学会如何欣赏面具。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情
境面具博物馆的形式,分析造型面具的造型、色彩和材质特征,再以合作的形式改造完成小组评选出的面具,最后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面具的独特魅力,提高欣赏的能力,体验合作制作面具的乐趣,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
爱。二教学重点:了解面具的相关知识及其文化内涵,学会总结面具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用欣赏面具的方法来完善面具并学会欣赏评价面具作品。三教材教法:引入-情境倾听-总结分析-作品示范-改造制作-展评讲诉-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四教具学具:课件面具,制作面具的彩纸等相关材料一、导入(音乐《西游记》)大
家别只看着我(老师戴着自制面具),我们还有4位客人没有到场呢,(音乐响起,四位装扮唐僧师徒四人的学生进入课堂),今天我们邀请四位客人和我们一起参观面具博物馆吧,有请四位下去就坐。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参观面具博物馆,面具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二、新课(博物馆之行)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厅,有请第一展厅的
解说员为我们带路。第一展厅:傩魂神韵解说员1为我们介绍中国最古老的面具之一——傩面具,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
玩喜”等地方性称谓。由于祭祀的都是当代的农民,平时需要耕作,素有“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的说法。大家跟着图片和解说员的讲解了解傩面具。第二展厅:藏戏面具解说员2为我们介绍中国另一个典型的面具种类——西藏面具,藏戏面具造
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第三展厅:威尼斯面具解说员3为我们介绍外国最著名的面具之一——威尼斯面具,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
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威尼斯人把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专属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
名的“包塔”(Bauta)。听完三位解说员的精彩讲解,我们还记得之前带的问题吗?请问谁来给我们讲讲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1、造型一般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2、色彩饱和对比强烈我们再看看昨天布置的前置作业,我们的作品有没有运用到上面这两个特点呢?同
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讲解面具制作的要点:对称性,先完成大体,再做各个五官、头冠、耳翅、胡子等地方的装饰,并且要注意装饰的色彩丰富和造型的夸张。学生合作改造作品(8分钟)我们参观完博物馆,现在要筹备一场班级面具展,之前我们的
作业还存在一些小瑕疵,下面我们从小组内推选出一副面具按照造型夸张、色彩丰富的方法来改造,最后从10组作品中选出票数最多的3个灵魂作品做为“镇展之宝”。“镇展之宝”投票及分享会给大家每人30秒,总共3分钟的抢答拉票时间。给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拉票陈
述。在投票之前,我们要知道如何给这些面具打分,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份评分表和投票权,我们要从创意、造型、寓意三个方面来评价。10位模特分别下到座位让同学们投票,通过投票我们选出了3副“镇展之宝”,下面我们请投了票的同学讲述自己为何会投,并提出一些建议。(这
里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在相互点评中提高审美)三、小结:大家还记得如何评价、欣赏面具吗?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通过今
天的参观和投票,我们了解文化的同时也在参与了面具欣赏的乐趣,希望大家继续用审美的眼睛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