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单元 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教学设计2-七年级美术上册人教版.doc,共(2)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9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6、自制小相框》教案一、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2、隐性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二、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三、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四、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
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五、教学准备一张自己或亲人的照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2、导入新课课
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揭示课题。学生欣赏、感受。分析研究。3、自主研究小组研究:(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
立支架。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4、实践操作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学生制作。5、汇报展示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展示评价。6、课后拓展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学生思考。七、板书设计6、自制小相框作业要求:1、美观,干净。2、有创新意识。3、有创意。八、教后反思:本课属于
造型设计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动手中感受美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教学中,我利用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通过欣赏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开拓了造型能力的思路。六年级的
孩子在学习美术的兴趣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很喜欢,有的则不太感兴趣。对于兴趣减弱的学生来讲在材料准备方面也不太积极。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布置课前准备的时候也进行了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带齐材料,并鼓励材料的创新。因为有了这种奖励机制,学生带材料
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部分学生还能在材料的创新上下功夫,如:有的同学将平时礼盒上当装饰品搜集起来用作相框的装饰,有点同学将平时自己的手工制作用来当作相框的装饰、有的同学用牙膏盒来做相框等,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课上学生也不会因为没有材料而无所事事。设计环节,我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讲述自己的设计构
想,如废物利用的方法(如:利用一次性筷子、小树枝等),鼓励选择同桌合作完成,这样都有利于激发孩子创造激情和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课堂上,我注重合理使用评价语及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但在搜集资
料上还应加强,毕竟实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制作中应注意的色彩搭配及支架的制作指导不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