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8《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doc,共(4)页,2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6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知识梳理】1.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____”。斯大林按照____对东欧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苏缔结了____,加强了__
__的力量。3.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在____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____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4.1964年,勃列日涅
夫开始执政。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___。5.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实施____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
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6.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里
,东欧各国____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经济上,实行____。7.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____,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苏
联解体。【要点探究】1.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三人对苏联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1922年,在列宁的领导下,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列宁去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年至1937年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
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
人的高度集权。苏联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的发展。1982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摒弃
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路线,导致民众思维混乱,最终改革失败。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联成为了历史名词。2.苏联解体的影响①苏联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
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③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④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
事业的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
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当堂训练】1.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努力,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列对有关国家经济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农村改革B.匈牙利改革没有触
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D.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A.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C.苏联解体D.苏俄建立3.“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
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句各网实际相结合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完全肯定B.全盘否
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5.“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A.苏联B.英国C.美国D.法国6.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代之而
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一事件标志着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②社会主义失败了③两极格局结束了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②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④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进入
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9.以下是对经互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组织B.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C.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D.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
济控制10.东欧剧变主要是指A.国家名称变了B.国家的版图变了C.国家的首都变了D.国家的性质变了11.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材料二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
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中华网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
制。——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材料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请回答:(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其性质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及时间。使
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10DCDCADDDAD
11(1)彼得格勒;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或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苏联解体;弱化苏共领导地位,准备实行多党制。(4)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②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③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民主制度,应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④改革应符合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