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3课《罗斯福新政》PPT课件7-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共(20)页,1.02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5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繁荣”一时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2、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V.S人民相对贫困无购买能力在资本主义
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产量猛增(不是卖不完,而是卖不掉)第13课罗斯福新政——之原因①、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
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与劳动者购买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
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之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之影响问题一:视频和画面说明了什么?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
,而不去救济贫民?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之影响问题一:这些视频和画面说明了什么?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影响一: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
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影响二:资本家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重点聚焦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金融方面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工业方面政府对工
业的调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同时筹划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农业方面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保护农产品的价格。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对工业的调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
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积极:(2)消极:①国内: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②国际: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A.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
整、巩固与发展C.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从罗斯福的成功经验得到的启示:(1)加强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5)要勇于创新(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7)提高收入,扩大内需(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拓展提升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爆发特点影响开始时间目的特点中心措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