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PPT课件5-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共(12)页,14.11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4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三分钟•文明礼仪养成•1、相互问候•2、良好的卫生习惯•3、个人形象情境导入随着工业化推进,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发展。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
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人口增长的原因、表现(典型国家)影响?•2、大众教育目的、作用?•3、出现了那些社会问题?人教版九
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会1.人口增长2.大众教育(1)原因(2)表现(典型国家)(3)影响:3.社会问题①②(1)目的(2)表现(3)作用(1)环境污染(2)贫富分化加剧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原因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业革命与生产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口人长增表现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19世纪前50年,
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
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①随着工业革命的
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影响料史实证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影
响料史实证据文献记载,“1835年,在英国一棉纺厂219000名工人中,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成年妇女占67000……”大众教育1、目的: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2、表现: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
体系。3、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社会问题•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2、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贫富分化加剧: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合作探究1、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D合作探究3、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
有()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