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课件8-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共(14)页,60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4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分析材料、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影响2.难点:利用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
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运用美国、德国爱迪生(美)、卡尔·本茨(德)、莱特兄弟(美)电灯(1879)、电话、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汽车(1885)、飞机(1903)等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开始时间:2.重要标志:3.领先国家:4.能源:5.进入
时代:6.代表人物:7.重大发明:8.特点:电力、石油1、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2、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870年德13%法10%英32%美23%其他22%1913年其他29%德16%法6%英14%
美35%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生产资本高度集中帝国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即独占
,指少数大资本家联合起来对某种商品绝大部分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几个大企业的联合就是垄断组织。)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应当积极的发展汽车工业。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问题,应当停止发展汽车工
业。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综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9、影响生产力高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面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2)负面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战争破坏性越来越大。(1)正面影响:“发明大王”爱迪生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
用碳丝灯泡)著名发明有:留声机、活动电影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爱迪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勤于钻研,不畏艰难的良好品质合作探究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
进步;3、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4、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工业革命给
你带来的启示。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A、美国和英国B、美国和德国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德国2、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A、西门子的发明B、爱迪生的发明C、卡尔.本茨的发明D、莱特兄弟的发明3、导
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A、有轨电车研制B、内燃机发明C、有线电报的发明D、可用的发电机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A、打电话拜年B、乘公共汽车上班C、用电脑办公D、乘飞机旅游随堂训练放映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