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2.922 M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x,共(27)页,2.92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4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德川幕府1、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锁国政策。2、知道倒幕运动。3、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4、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一、明治维

新的背景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1、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危机:社会危机天皇幕府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城市平民新兴地主、商人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幕府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有些从事工商业对外闭关锁国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幕府发布禁令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2、黑船事件——美国叩关(民族危机)•黑

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

(又称《神奈川条约》)。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纷纷举起了救国的旗帜,趁机跃上政治舞台。无论如何,"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埋下了幕府灭亡的导火线。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陷入了民族和社会危

机3、倒幕运动德川幕府(德川家康)德川幕府,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所建。直到1868年末任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予明治天皇为止。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马休·佩里率军抵达日本,逼迫幕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下,一部

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宫卿,发动了倒幕运动。1868年德川幕府彻底垮台。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2、黑船事件,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陷入了民族危机3、面对民族危机和

社会危机下,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宫卿,发动了倒幕运动。4、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确立明治政府的统治明治维新的背景归纳二、明治维新的内容•阅读教材P15—16内容,概括明治维新的内

容岩仓使团赴欧洲考察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一系列改革,以学习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时称明治维新。(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京都东京大阪三府七十二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3)经济

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明治时期的缫丝厂(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穿西装的政府官员教育改革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三、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

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消极影响•明治维新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严重,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

的道路。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贪婪欲望和传统武士阶层的冒险主义结合,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中国和整个亚洲带来了灾难。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四、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从背景

上看: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2)从准备过程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的支持;(3)从内容上看: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4)从国际环境看:19世纪中期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思考:

19世纪末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与中国进行戊戌变法,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不同点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国内背景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极端孤立清政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强大国际环境西方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际环境相对宽松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

中国领导者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改革力量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脱离人民群众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封建专制比较薄弱。中国有着长期的皇权专制和官僚主义传统

。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则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中国的儒家学说极大的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使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有某种抗拒心理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

强国。改革失败,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目的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相同点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外部环境都遭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来侵略改革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变法图强运动改革内容都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回顾上册第11课日本大化改新的内

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对比分析日本的两次改革。名称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19世纪60年代(1868年)原因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下的社会危机和国家的民族危机领导者孝德天皇睦仁天皇性质奴隶主贵族自上而下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学习对象中国隋唐欧美内容1、政治2、经济1、政治2、经济3、文化4、军事影响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上步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使日本“脱亚入欧”,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影响共同点1、都加强了中央集权2、都对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3、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进!课堂小结内忧外患武装倒幕明治维新政治:废藩置县军事:征兵制经济:殖产兴业文化:文明开化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课

堂练习•1、“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对“生存危机”,日本实施了()A.大化改新B.百日维新•C.明治维新D.戊戌变法2、明治维新中,在经济上为了向西方学习日本政府提出了()A.武装倒幕B

.废藩置县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3、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如图,用以说明()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富国强兵CCC4、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加

强中央集权B.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保留了天皇制5、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工商业C.改革教育制度,采用新式教育D.穿西服、吃西餐,生活习俗西方化CB再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