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DOC
  • 阅读 9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7.731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3)页,17.73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中是第一课时。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成长的脚步,我们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的角色多了,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懂得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相应的责任。责任

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体现着一个人的使命、生活空间和追求。责任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

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讲授完《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一课后,我认真的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做的比较好的方面第一点,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身边的人或事来举例,讲述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自己承担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

意义。例如,导入新课时,我校学生程文翠被评为2016年最美中学生,程文萃,女,汉族,2016年就读第五师84团中学九(3)班。被兵团团委推报获得了“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她身为班级里的团干部和班干部,以“努力进取,勤奋好学”成为老师家

长心中的好学生,以“关爱集体,团结友爱”成为同学们的好朋友。在家孝敬父母,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社区活动,是一位社区好公民。让学生懂得责任成就人生,榜样就在身边。再比如,再讲我们的幸福生活时由他人的付

出,我就展出2017年我校优秀教师的展板图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介绍自己熟知并热爱的教师一环节中,将课堂气氛带人高潮。教师再来引申,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本节课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围绕责任,从责任的含义、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自己承

担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及承担责任的表现、他人为我承担的责任、人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层层深入,展开教学;从情景分析提出什么是责任、从合作探究活动得出责任的含义、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责任的来源、由自主探究得出不同的责任来自于不同的角色、由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得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及表

现、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得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第三,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互助交流、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等教学方法。如:在讲“责任的来源”时,将学生分成同桌讨论小组,每个小

组在对他人承诺、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职业要求等方面选择一个,探讨在这这其中的原因,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为降低难度,我在这里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和举例。又如:在讲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责任”时,让学生看

多媒体展示的有关材料,找出材料中我的角色,说说我所担任的角色的不同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责任与角色同在。各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问题,与教师的讲授、点拨、解惑相结合,更体现

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思想品德学科为社会现实服务的特点。二、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学内容太多,特别是设计社会责任方面的话题,由于没有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发言的话题不够广,总是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相关话题的探讨。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活动

开展的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机会不够,时间也够充足,在布置好讨论任务后,本人只是象征性的转一转,学生则处于一种“自为”的状态,有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有些学生则无所事事。其结果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讨论。第三,学生

发表见解的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如:在情景分析时,当我把“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的时候,我真切的看到了一些学生眼中闪烁的“光茫”,看得出学生心中有想说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或不知道该不该说等原因没有举起手来。但是

我没有给学生机会,只是将问题集体性的回答,一带而过。第四,对学生的发言与总结,没有给与多种形式的点评,没能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三、改进与设想第一、在组织课堂讨论环节上,为了能够实行“人人参与”的目的,应采取一些小

方法:1、及时到位的点评,形式多样的鼓励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2、爱说话的、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搭配讨论,展现更多“亮点”,都有话可说,适当安排各讨论小组的人数,切实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而不让一部分学生成“观众”,成为“背景”。第二、做好学生分析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讨论的

话题应具有充分预测能力,对于简单、明确的问题可稍稍带过,而相反有争议的话题,则加强讨论的广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越辩越明。只有做好提前准备,才能保持课堂的完整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