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76.560 K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单元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单元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单元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x,共(5)页,76.5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2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工农大众生活恶化的情况。面对此景,列宁沉痛地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联系所学知识,对列宁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俄国人在等待面包A.应该禁止商品自由交换B.资产阶级的统治思路更符合俄国国情C.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必须改变D.坚决退出世界大战是错的,应该让德国做出赔偿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A.进行十月革命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

行苏联模式D.实行改革开放3.23岁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维埃俄国去销售。列宁热情地邀请哈默前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发生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A.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

归国有B.苏维埃政府为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D.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4.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远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

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5.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重点发展重工业6

.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7.如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所占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1928年、1932年、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年份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在欧洲所占位次—21在世界所占位次532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8.下图是发生在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过程中的现象。它类似于我国的()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年份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

44.24注:1普特=16.38千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

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3)材料二中“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

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持怎样的态度。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

932年煤(万吨)291035506400石油(万吨)92011602100生铁(万吨)420338616钢(万吨)420430592汽车(万辆)—0.072.93拖拉机(万台)—0.134.89棉织品(亿米)25.822

6.7826.94材料二下图是反映苏联经济的漫画。(1)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看,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哪一特点?(2)苏联工业化的结果如何?(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模式。三、探究题★11.中国、苏俄(联)两国革

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步骤一活动探究活动1: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助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活动2:以两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2)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中的“模式”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形成的?(3)在中国的社会主义

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各举一例。步骤二感悟提高(4)通过比较两国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1.C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2.B3.C4.C本题考查苏联建立前后国家名称的变更。苏联从1922年成立至1991年解体,故C项符合题干要求。5.B6.D7.B8.B9.参考答案(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2)变化趋势:逐步增加(上升)。主要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苏联模式。(4)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10.参考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2)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3)利:苏联模

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弊: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从长远看,苏联模式的弊端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1.参考答案(1)井冈山革命

。(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成功仿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新”:改革开放。(4)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