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17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06.500 K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20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2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框架】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点梳理】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

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2)形成:14世纪中叶以后

,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3)特点: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

推向市场(4)影响: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手工工场(1)背景: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2)发展阶段①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了缴纳封建赋税

,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②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

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富裕农民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

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市民阶级(1)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2)商人巨贾将大量的利润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3)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知识延伸】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以及新阶级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农业和手工业逐

渐资本主义化;人们从土地、从封建人身附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投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谋求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为后来的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奠定了基础。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