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古代印度》PPT课件6(共16页)-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pptx,共(16)页,4.73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7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古代印度目标1:阅读教材,知道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实质和影响、特点;目标3:知道佛教创立的背景、时间、创始人、基本教义以及传播路线及传播时间;1森严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3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是什么南亚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公元前1500年前左右出现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城孔雀王朝,鼎盛时期后来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公元前324—前187年哈拉巴遗址合作探究
摩亨佐·达罗遗址公元前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鼎盛时期:孔雀王朝时期(前324-前187)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孔雀王朝王宫遗址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吠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官吏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掌握神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
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
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当今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影响。学习与探究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菩提树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背景: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
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陀说法佛陀坐像佛教的基本教义:a、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b、提倡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柬埔寨等佛教的传播:古代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发展历程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背景、时间创始人教义、传播森严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影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