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2课《民族大团结》PPT课件8-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共(30)页,4.10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5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课民族大团结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含义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等。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满族朝鲜族哈萨克族以上分别是哪个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思考:面对一个疆域广大,民族众多的大家庭,我们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9年10月25日内
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观察地图,并结合你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2、西部多,东部少1、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
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史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
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措施?合作探究1、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
政策,通过技术资金等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孔繁森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为农牧民看病、治病。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养了两名
失去父母的孤儿。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西部:包括6省+5个自治区+重庆市+(湖北恩施、湖南湘西6省: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5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1直
辖市:重庆市西部省份大都在第一、二阶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怎样来维护祖国民族团结?课堂小结民族大团结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含义意义共同繁荣发展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4.进行西部大开发提出5个自治区随堂训练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
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2.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
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D3.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A.进
行民主改革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西部大开发D.扩大内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