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4-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x,共(11)页,950.1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5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分析】本课主题是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主要了解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性,特别是十八大、十九大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困乏,阅读量少,对历史概念及观点认识不足,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特别是对理论观点产生分析能力较弱,兴趣不浓,教师讲解起来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担忧。【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清楚中共当代几次重大的党代会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
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领导人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
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教学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片反映的是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统回答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
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历经40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
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它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又是如何体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二、新课讲授(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多媒体展示(图片):
2、教师:邓小平塑像的竖立,表达了对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3、读教材,分析讨论: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思考角度(1)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十二大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上,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
导地位。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二)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1、中共十六大(1)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基本情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2)多媒体展示图片:(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建设目标?提示: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中共十七大(1)
多媒体展示图片:(2)中共十七大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3)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三)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1、中共十八大(1)多媒体展示图片:(2)十八大召开的背景提示:我国
正处在国际竞争、国内改革的最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3)十八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
央总书记。2、中共十九大(1)十九大基本情况(产生背景、思想内核、思想内容、基本方略等)产生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构成了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内核: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
‘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十九大主题习近平说,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三、课堂总结及课堂教学效果测查1、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作用。2、经过一系列党代会的探索,基本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背景。四、板书设计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谢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