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后练习-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docx,共(3)页,189.0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5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练习1.“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A.农村B.城市C.外资企业D.国有企业2.请仔细观察如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
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3.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
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4.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使农业收
入得到平均分配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5.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主与法制建设D.国有企业
改革6.下图是1986年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化B.三大改造C.对外开放D.国有企业的改革7.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
次大会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为()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发展乡镇企业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0.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私有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