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历史八下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03.500 K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历史八下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历史八下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10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4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意义:(1)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点2:共同繁荣发展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

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知识点1:“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知识点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第14

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八项主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知识点2:日益密切的交往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

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