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历史八下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
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
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航天成就: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②2003年10月,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知识点2: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袁隆平培育
出籼型杂交水稻: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
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知识点3: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1:日常生活的变化。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表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
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娱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
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点2: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4)城市道路建
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5)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电信事业的发展:电信事业: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
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