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精品教案.doc,共(3)页,9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24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时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过程与方法: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总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观
世界学习的兴趣。(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学习重点】离子形成的过程。【学习难点】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原子是由原
子核和绕核做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不同的原子有不同数量的电子,那么这些运动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会不会发生碰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明确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原子核外电子的
排布提出问题:核外的电子绕核不停地作高速运动,电子是按什么轨迹排布运动的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归纳总结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模块二离子提出问题: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
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离子的相关知识。投影:氯化钠的形成的动画示意flash。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电子得失和形成离子的过程。归纳总结:总结离子的形成及核外电子排布。
知识拓展: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如O用阳离
子符号表示,如Na+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O2-联系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精英新课堂》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完成学生用书的“生巩固知识:
记忆《速基础分点练”部分能力整合练”部分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第2课时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二、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2.离子的形成。3.分类:阳离子、阴离子。4.
离子符号及其意义:5.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成功之处本堂课借助直观的挂图和模型,通过分析宏观现象去激发学生的微观想象力,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不足之处本节课知识抽象,部分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学起来枯燥无味,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少,很少参与交流活
动,需教师不断地助其反思、探讨。